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首个日冕“篝火”理论模型提出

   2021-04-29 科技日报
32
核心提示:  据欧洲空间局官网和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7日报道,中国和德国科学家携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提出了

据欧洲空间局官网和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7日报道,中国和德国科学家携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提出了日冕“篝火”首个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揭示了这些“篝火”是如何被点燃的,还表明这些“篝火”可能对高温日冕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去年,欧洲空间局的太阳轨道器飞船携带的极紫外成像仪发现,宁静日冕中存在大量小尺度瞬时增亮现象,这些亮点看起来就像“篝火”,遍布日冕。欧洲科学家经过分析后发现,这些“篝火”出现在太阳表面以上几千公里的地方,此处的气体被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

那么,这些“篝火”是如何形成并被点燃的呢?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陈亚杰、田晖教授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携手,通过计算机模拟深入研究了这些“篝火”背后的物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个日冕“篝火”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认为,这些在日冕中新发现的很小且微弱的现象,是通过名为“分量磁重联”的物理过程所产生。这一过程发生后,磁场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加热了局部日冕大气,形成“篝火”。他们还发现,这些“篝火”释放的能量与日冕加热所需能量相当,表明其对高温日冕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有助科学家进一步揭示“日冕加热”难题。

陈亚杰解释说,太阳大气的底部温度约为5500℃,但最外层大气日冕却维持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日冕中的高温是如何产生并维持的?这是困扰太阳物理学界数十年的“日冕加热”难题,也是当代天文和空间科学领域最主要的未解之谜之一。

田晖指出:“2020年以来,国内外新一代太阳观测设备陆续投入或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几年里,基于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的更多高质量观测数据,并结合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数值模型,我们对日冕加热这一难题的理解将得到极大提升。”

最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支持。(记者刘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