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俄核能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赞歌

   2021-05-20 科技日报
41
核心提示: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

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当天开工的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是迄今为止中俄核能合作最大的项目,是中核核能合作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核能合作是中俄合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战略引领下,中俄核能合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表示,多年来,在中俄国家元首战略引领和政府间合作机制指导下,中俄双方核能企业坚持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技术交流为纽带,在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人才交流培训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建成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工程,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赞歌。

一期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翻开中俄核能合作的历史画卷,位于我国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是最亮眼的明珠。

2017年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采访时,赞誉“田湾核电站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田湾核电站拥有非常好的口碑。

二十多年前,田湾只是鲜有人问津的小渔村。二十多年后,这里已经建成为大型核电基地,5台机组在运,3台机组在建。

1999年10月20日,在隆重的礼炮声中,中俄“九五”期间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是中俄两国在核电领域的首次合作,首次应用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参考电站,当时又恰逢俄罗斯核工业处于历史低谷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设计图纸变更频繁、设备材料供应滞后,现场调试开始后,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又不断出现。

“心情就像过山车,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是很多亲历者的回忆。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面对挑战,中俄各参建单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奋勇拼搏,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确保了工程质量,为机组后续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5月17日,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年8月16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机制创新:促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田湾核电二期工程包括3号、4号机组,是中俄两国继续深化核能领域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福岛事故后我国核准获批开工的首个核电项目。

3号、4号机组采用“翻版加改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建造,参考的是已投入商用的1号、2号机组。

全程参与了二期工程建设的江苏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华指出,田湾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先进设计和大量自主化优化,“基于一期两台机组10余年运维经验,在与俄方充分技术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做了433项设计改进,其中重大设计改进21项。”

打个形象的比喻,一期是俄方的主导工程,主要由俄方完成,二期工程更注重让我国产设备“唱戏”。

在1号、2号机组建设中,俄方明确要求,穹顶钢衬里需采用俄罗斯钢材。

3号、4号机组建设伊始,业主方调研国内几大钢铁厂,对俄罗斯钢材和我国国产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并与俄方专家进行了大量沟通和研究,各项性能指标数据获得俄方认可,3号、4号机组核岛安全壳钢衬里采用国产钢材。

安全壳钢衬里材料国产化,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缩短了采购周期,还有助于我国提升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对实施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保障我国核设施长期有效运行意义重大。

在田湾核电站,这样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发挥的是技术桥梁作用,帮助国内厂家在俄标准体系和厂家规范间找到结合点,向俄专家证明我国产品能够满足其提出的供货要求,甚至有的指标高于他的要求。”相关人士表示,在这过程中,业主和厂家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有效预测项目风险。

管理创新:促核电产业本地化、自主化

设计的目标日期与施工进度轨迹基本重合,这是不少人打开二期工程3号机组工程进展表后发出的惊叹,项目管理人员似乎从图纸上已经精确预料到未来几年的工程进展。这在以往核电站建设中并不多见。

为什么能把工期掐得这么准,相关人士说,这是因为新时期“田湾精神”中有一条显著的特质,就是“谋定而动、赢在执行”。

二期工程参与方众多,作为业主的江苏核电有限公司重点通过管理创新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进度,这当中首推“负接口”管理。这一管理创新,就像一场接力比赛,上一棒选手启动时,下一棒乃至下下一棒选手已做起了热身运动,这样一来,每项工作的衔接时间得到大大节省。

1997年—1999年田湾核电站建厂的“元勋”,如今已成为管理流程中的管理者。作为曾经的“老田湾人”,中核集团辽宁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秀启说,要把四台机组建设好,为深化中俄合作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作出新贡献。(陈 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