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科技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主线,持续优化项目申报、经费使用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科研动力,不断提升全省创新创业活力。
加大科技政策供给,优化科技创新氛围。近年来青海省陆续出台了《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青海省关于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实施意见》《青海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条(暂行)》《青海省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11项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从科技项目到人才评价等较为完善的全省科技领域“放管服”政策体系,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针对青海省科技工作的实际,在申报和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时,改变了过去简单将职称、人才称号等作为门槛的情况,以实际科研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只有中级技术职称的青年科技人员也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2020-2021年重点研发计划中负责人不具备高级职称而获批的项目共有12项。简化科研项目经费和过程管理,精简了近1/4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预算填报表格减少50%。下放科研项目部分过程管理权限,近3年已有超过400项原来需提交科技厅审批的项目变更事项下放给承担单位审批执行。对于基础研究、软科学、自然科学基金不再组织专家进行财务验收,其他类别科技计划项目,将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合并为期末一次性综合验收。通过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地,大幅减轻了科研人员工作负担。
创新项目组织形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针对发生的新冠疫情,设立科技应急专项,选取技术优势单位开放立项“绿色通道”,启动实施7个疫情应急攻关项目。通过应急项目实施,起草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青海省中医院诊疗方案》《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方案部分内容已收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开发了防瘟散、扶正避瘟合剂等4种医院制剂,建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准化实验室,建立了3种核酸检测试剂和2种抗体检测体系,检测1.17万人次,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助力。
提高奖补激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力。深入贯彻“投资于人”战略,持续强化对全省科研人才的奖补激励政策。考虑本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开展科学研究条件较东中部地区更为艰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均高于国家标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间接费用比重提高到30%,高出国家规定最高比例10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全省科研人员绩效激励力度。项目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对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出台《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首先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等人员的奖励,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高出国家最低标准20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