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大陆输入性传染病持续增长。2019年1月发表在《新发传染病》(Emerg Infect Dis.Vol. 25, No.1, January 2019)杂志上的论文Epidemiology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2005-2016 ,证实了我国输入性传染病种类由2005年的2种增加至2016年的11种。在2005-2016年期间,输入内地的传染病个案共31,740例,其中大部分是在云南省发现,这些病例主要从非洲和亚洲输入,其中包括27497疟疾病例、3351例登革热、773例甲型流感(H1N1)、24例Zika病毒病、18例基孔肯亚热、11例黄热病、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引起的小儿麻痹症,以及莱姆病、新疆出血热等蜱传播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鼠传播疾病。
研究者从国家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收集了中国大陆输入性传染病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人口、时间和空间分布。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员频繁往来,以及国际贸易密切合作,使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染病可以输入到中国。非洲的入境游客数量从2005年的238,000增加到2016年的589,000,而来自亚洲的入境游客数量从2005年的1250万增加到2016年的1,800万。一些传染病已经重新出现,例如先前基本上已经控制的流行性出血热和疟疾,以及2000年在中国被消灭的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多数输入性病例是男性且多数输入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如黄热病主要在3月份输入,疟疾在4-8月输入较高、5-6月达到高峰,日本脑炎病毒在6-9月间输入,而登革热通常在10月输入达到顶峰。Zika病毒主要通过国际机场周围重大节庆活动,如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而输入。
近年来输入传染病的数量和类型也有所增加,主要有4个原因。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加上全球变暖、洪水、干旱、动物自然迁移等疾病传播因素,增加了国内疾病传播的风险。其次,与中国外出务工以及游客数量的增加有关。第三,中国传染病的监测,诊断和检测水平有所提高,有助于确诊病例数量和类型的增加。最后某些是由新发现或新出现的感染引起的,例如MERS。这些输入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信息,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科学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