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烟台开发区谋建“蓝色种业硅谷”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8-07-23 水母网
48
核心提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昨天记者从烟台开发区获悉,该区做出谋划建设“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的重大战略决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昨天记者从烟台开发区获悉,该区做出谋划建设“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的重大战略决策。总体思路是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核心,以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为抓手,以现代种业为引领,以吸纳聚集海洋领域高端人才、科研院所、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为主攻方向,以融合海洋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科普创新、民俗体验等功能为基础支撑,打造以蓝色种业为主题的特色海洋科技创新小镇。

在时间把握上,力争“一年出规划,三年见模样,五年塑成型”,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种质创制创新与示范推广中心、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聚集中心。

推进种业提质增效

摆脱长期受制于人局面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水产种业作为渔业产业的龙头,位于产业链最上游,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决定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省以水产种业为突破口,先后引领了“海带、对虾、扇贝、鲆鲽鱼、海珍品”五次海水养殖浪潮,推动了渔业科技发展。这五次海水养殖浪潮都伴随着水产种业的突破,种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相比先进国家,我省乃至我国的人才、资本、种质等市场化配置,全基因组选择、配子胚胎等现代高效育种技术应用,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种业源头受制于人。

“目前部分主养对象,如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凡纳滨对虾、大菱鲆和大西洋鲑等均为引进种,且有部分种业原种长期依赖进口。”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研究员介绍,这些引进种随着国内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成本价格逐年提升,且进口质量不稳定,难于构建完善的育繁推体系,影响了产业发展。

种业受制于人的难处,企业体会最深。在开发区东方海洋鲑鱼养殖基地,来自大西洋深海的大西洋鲑,畅游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这种深海冷水鱼,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规模鲜活供应。“2010年,基地从挪威引进大西洋鲑鱼卵及循环水苗种培育系统,后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构建出东北亚首家大规模大西洋鲑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东方海洋鲑鱼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化养殖模式相比传统养殖,更能稳定控制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且有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可是尽管养殖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苗种仍要靠从国外引进,因此我们技术部门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实现苗种自给自足。”

加快突破水产种业,烟台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和技术力量。“烟台作为全国优质水产品主产区之一,水产种业发展基础雄厚,水产种业创新能力较强,在国内名列前茅。”杨红生说,以数据为例,烟台聚集7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在全省13个水产原良种场中,位居地级市之首。去年全市年产各类水产苗种3700亿单位、产值28.4亿元。2017年国家认定公布的14个水产新品种中,烟台占了3个,数量居所有地级市首位,其中2个在开发区。

水产种业研发是高科技行业,其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需要巨额资本和较强科技力量“护航”推动。纵观烟台,建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山东省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院等一批国家和地方科研院所,尤其是开发区聚集了安源水产、天源水产、海益苗业、东方海洋、宗哲科技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在全国县域范围密集度最高,已经形成全国重要的水产种业基地,具有资金和技术的比较优势,积累了很多国内独有的优良品种和知识产权,可以为蓝色种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发展水产种业,对沿海环境的要求较高,烟台海域环境是否适宜?杨红生表示,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境内的7大传统渔场,是多种海洋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历史上曾栖息分布着300多种鱼类资源、80多种无脊椎动物资源,出产刺参、鲍鱼、扇贝、中国对虾、毛虾等海珍品,目前部分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且沿岸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近岸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建设种业硅谷核心区

培育发展新动能

蓝色种业硅谷建设的总体规划设想是在东至平畅河、西至海头村、南至G206国道、北至黄海的区域内,建设种业硅谷的核心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计划以安源水产、海益苗业、宗哲科技三家原良种场为依托打造。

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常胜军介绍,为了做大做强种业硅谷小镇,拟在G206国道以南选择2处区域作为拓展区,主要布局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功能板块,其中海洋装备板块拟选址在G206国道以南、德龙烟铁路以北的区域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洋生物医药板块拟选址在潮水区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

“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初步考虑打造海洋种质资源保护与创制创新、科研教学板块(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易服务、文化旅游、海洋新兴产业、综合服务七大功能板块:海洋种质资源保护与创制创新板块,打造海洋种质资源保护、创制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基地。科研教学板块(院士工作站),构建良好的海洋教育资源生态圈。海洋新兴产业板块,重点承接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制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涉海高端服务、智慧海洋等海洋新兴产业。

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蓝色种业硅谷规划区域位于昆嵛山—蓬莱阁—长岛滨海旅游观光带的核心节点,目前年客流量约500万人次。开发区通过建设“渔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渔家”、海洋文化节、本地特色旅游IP、冰雪游乐等文旅设施,依托海洋牧场发展海上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等体验式旅游服务。同时,融合海洋生物标本展示、活体陈列、科普教育内容,有利于旅游、文化、科技资源的融合互动,打造烟台黄金海岸上重要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目的地,进一步聚集烟台西部人气商气财气,实现产城融合、带动周边区块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该区域外海规划50平方公里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区,既可为入驻项目提供苗种繁育、生态修复等海上试验空间,也可发挥后发优势,建设高产出品质、高生态效益、高生产效率的人工智能型现代化海洋牧场,结合海上旅游、休闲垂钓、海鲜美食、海上采摘,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生态体验型旅游项目。

加快项目建设,烟台开发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工作”纳入全区“10+1” 重点工作推进机制。项目自6月份正式启动以来,计划启动的首批10个以上优质项目已经初步谋划到位。

6月9日“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正式签约。该中心将把握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的契机,充分发挥中科院的科技资源优势,推动中科院系统的人才、技术、成果在烟台孵化落地,引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烟台乃至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

7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工作站通过省科技厅审核公示备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春德教授领衔的“海之春”水产种业项目,实体公司已经注册运行。围绕项目的运作,开发区已经与国内多家一流开发企业沟通、互访、洽谈,高标准引入实力雄厚的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