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江宁开发区起步建设;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11月,被批准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经过26年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力前行,江宁开发区成绩斐然,综合实力继2016年度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居第9之后,2017年度再次高位晋升两个位次,位居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第7位,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三个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科技创新居全国第4位。
回首江宁开发区走过的路就会发现,在过去的26年中,江宁开发区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展的路上不断提质加速,而创新是其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的重量级指标,53个考核指标中有15项涉及科技创新。江宁开发区在15项涉及科技创新的考核指标中,有10项得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聚才引智激活力注入创新源动力
在江宁开发区,越来越多的高规格国际创新合作走进江宁开发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汇聚江宁开发区,江宁开发区正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强大动力。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和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四基地集中区,江宁开发区把科技创新摆上核心位置,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先行区、综合性科学中心重要支撑点、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南部新高地。目前,园区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过600人,集聚了6名诺奖和1名菲尔兹奖得主,两院院士26位,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和“万人”专家104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03人,人才集聚规模和质量位居南京市开发区首位,人才竞争力位列江苏省开发区第二。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未来网络等产业,江宁开发区加快打造创新企业集群。目前集聚上市企业55家,近80%由本土培育壮大,如金智科技、科远自动化、光一科技等,形成了上市企业群落。引育高新技术企业26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871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65%,智能电网产业园仅依靠全国百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掌握了全国智能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领域90%以上的技术标准,特高压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全球的40%。
江宁开发区还打造创新平台集群。构建了“1+N”的功能平台布局,建成30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培育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31个,其中国家级13个,形成了链条式、多功能、多元化的平台体系。中国无线谷拥有全国信息通信领域唯一、全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正在筹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搭建了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等国际交流平台;规划建设23平方公里的高新园,全力打造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五名”汇聚的科技产业高地;集聚了28家新型研发机构,7月20日,又新签约14家,新型研发机构签约数、备案数均位居南京市第一。预计2020年,集聚新型研发机构100家;新增诺奖得主、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20个;新增各类创新载体100万平方米。
“3+3+3+1”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基石
5月10日,投资百亿的腾讯大数据中心及智慧江宁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宁开发区,“腾讯云”将在江宁开发区江苏软件园打造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
6月19日,投资200亿元的长安汽车·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江宁开发区开工建设,项目将建成长安汽车新能源产品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有力助推江宁开发区绿色智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去年以来,一批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龙头项目已签约落户江宁开发区,包括协鑫、塔菲尔、敏实等项目。
目前,江宁开发区已经构筑了特色鲜明的“3+3+3+1”现代产业体系,引入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4家、上市企业55家,形成了绿色智能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命科学三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软件研发、文化休旅三大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科技未来产业。
其中,汽车产业集聚了从研发、整车到零部件的11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发动机制造、整车制造和物流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智能电网产业集聚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全产业链的120多家关联企业,是全国同级别区域中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最高的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进了吉宝通讯、爱立信、西门子等企业,牵头组织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家重大专项实施,形成了以新型显示、新一代无线通信、集成电路等为方向的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产业在航空领域引进了星月航空、中航机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是“江苏省航空动力高技术产业基地”。智能制造领域集聚了菲尼克斯、埃斯顿、科远自动化等100多家智能制造企业,省、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量22家,占南京“半壁江山”。节能环保产业拥有大唐环保、中电环保等企业50多家,获批为国家级环保服务业发展试点,生命科学产业拥有以金斯瑞、迈瑞医疗为代表的企业300多家。
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科技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以诺奖小镇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量子通信、智能计算机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等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新技术、新业态。未来网络产业,江宁开发区牵头实施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项目,正在筹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将是南京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首个标志性项目。
加快产城融合让现代新城品质更优活力更足
每逢周末,江宁开发区百家湖商圈便热闹非凡,江宁金鹰天地、21世纪太阳城、景枫Kingmo成为市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这里商业综合体面积达80万平方米,规模仅次于新街口商圈。
夕阳西下,江宁开发区九龙湖湖边栈道人流如织,漫步在湖边,市民休闲赏景、亲水嬉戏。“强功能、提品味、优环境”。江宁开发区正由产业区向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转型,金融、教育、居住、医疗、商贸五大服务网络配套完善。
百家湖商圈集聚1912、金鹰天地、银城皇冠等高端商业项目,服务半径全面覆盖了江宁主城区和开发区在内的200多个社区、150万消费人口,年商业购买力80亿,被誉为南京“第二商圈”。
江宁开发区引入南师附中、英国国际学校、北京东路小学、同仁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功能品质。
71平方公里的禄口空港新城全面启动建设,以海绵城市的要求建设如意湖景观示范区、城市文化中心、综合地下管廊等城市地标,一座“百万人口、千亿产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初具雏形。
当前,开发区正围绕江宁“中轴提升”和“城市南拓”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一主核三片区多极点”空间布局,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高地
在江宁开发区空港片区,一期投资21亿元的苏宁华东物流一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江宁开发区建立的预审代办制度仅用178天,就帮助企业完成开工前所前手续的办理。代办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江宁开发区通过预审代办推进14个项目实现开工,审批流程平均缩短3个月。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江宁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市区首位、全省领先、全国前列”的优质服务高地。
突出效能提升深化审批服务。江宁开发区以新成立的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为载体,持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建设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贯通、纵向横向联动的智能型服务平台,实现从受理申请、审批到办结的全过程覆盖。落实“预审代办不留白”,发扬“白加黑”、“6+1”精神,坚持全覆盖、全流程、全天候、全身心,实现一册进度台账、一张报批路线图、一名服务人员、一个窗口办理的“四个一”精准服务。
坚持改革创新做优企业服务。江宁开发区建立“一平台三清单五制度”的企业服务机制。“一平台”即建立开发区项目信息平台,实现项目信息共享、动态互通,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三清单”即服务人员人手一份办事(执法)标准正面清单、一份语言行为负面清单,服务对象人手一份办事指导清单。“五制度”即在领导干部领办制、重大项目特办制、投资建设代办制、首问负责全员制和诉求限时办结制,持续改进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质量品牌深化监管服务。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快综合执法支队承接城管、安监、环保、市场等执法检查事项,打造全科室执法队伍。同时坚持品牌服务,实行“五零”标准(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过程“零违纪”),加大“五查”力度(现场巡查、视频随查、办件抽查、绩效核查、专项检查),深化“五评”活动(现场评议、网络评议、短信评议、电话评议、行风评议),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城管天使”、“安监医生”、“环保管家”等服务品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