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记者走进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爱菊秦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厂房里,巨大的轰鸣声一刻不停,一袋袋优质面粉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下来。“我们的集散地在西安,如今阿拉山口是我们重要的产品深加工基地。”该公司总经理胡旭明告诉记者。
2014年6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短短4年时间,已有465家企业入驻,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跨区域完成供销产业链的爱菊秦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中的代表。
“2016年公司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建立粮食收储基地,收储粮食5万吨,与5000名哈萨克斯坦农民签了订单。同时我们拥有铁路专用线、火车散粮装运功能,让供应端集选种、育种、种植、灌溉、田间技术管理、收割、收购、烘干、储运等为一体。”胡旭明介绍。
这家现代大型粮油企业看准的是哈萨克斯坦优质的小麦资源。“我们将基地的原粮运回国内,从原料开始打造有机产品的产业链。”厂房内机器声不绝于耳,胡旭明必须提高音量。在他背后,智能装卸机器人一刻不停地将生产好的面粉码放得整整齐齐,包装机器人又将数十袋面粉打包成一个整体。“将中亚农产品原料就地转化深加工,没有哪里比阿拉山口综保区更合适了。”胡旭明说。
的确,从大西洋东岸开始,长长的铁道一路延伸,以最短的距离在阿拉山口进入中国,又以最短的距离通往西安、郑州等重要交通枢纽。这条横贯整个亚欧大陆的铁路大动脉基本是一条直线,而其分别向南北方向延伸出的无数分支,几乎可以让商品去往亚欧大陆的所有重要经济区。商品进出中国运距最短的节点,正是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综保区的价值由此得以体现。
“中亚其实很欢迎中国的粮食企业,因为他们人口少,国内的供应量远大于消耗量。而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很少使用化肥,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当下,这意味着巨大商机。”胡旭明说,“仅哈萨克斯坦每年的粮食和豆类作物产量就达1870万吨,这是巨大的资源库。”
阿拉山口市委敏锐地觉察到了机遇所在,农副产品加工成为保税区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
4年来,保税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室内粮谷换装库,还拟建2条宽轨、1条准轨散装粮食专用线以及配套建设30万吨粮食筒仓、8900平方米冷库。凭借综保区保税、退税等系列特殊政策,如爱菊秦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企业正在高效实现农副产品资源的落地加工。
离爱菊秦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不远,阿拉山口金丝油脂公司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副总经理科明只有26岁,一会儿中文一会儿俄语,忙得不亦乐乎。作为首家入驻阿拉山口综保区的外资企业,金丝油脂公司2016年7月投产后,依靠先进的设备、工艺和生产线,日处理食用油的加工能力达百吨,年产值可达2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选择在此设厂,就是因为这里与哈萨克斯坦距离近,加上中欧班列运输成本低,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也让我们无法拒绝。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吃上哈萨克斯坦的优质农产品。”科明向记者介绍。
车轮急驰,汽笛长鸣,5年来,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粮食和油料,入境后直接进入阿拉山口综保区加工成面粉、食用油和各种食品,销售到国内外市场。通过综保区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多种产品进行深加工,阿拉山口正在从单一的通道经济模式转向多元化的口岸经济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