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2018-10-16 襄阳高新区
55
核心提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弃旧扬新的辙痕。 2014年7月,襄阳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弃旧扬新的辙痕。

2014年7月,襄阳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先行先试五个试点之一。同年9月,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扛起“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大旗。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在高新区正式揭牌,襄阳高新区再次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自贸片区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施单位之一,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一马当先、勇挑重担,大刀阔斧地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办证时间不断压缩,审批流程极大优化,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市场主体逐年递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没有尽头,春风拂动,“引擎”轰响,为民服务的大船正迎风踏浪。

变革,降低准入准营“门槛”

证照数量过多、行政审批冗杂、准入不准营……这些都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办证时遇到的难题。

2017年5月12日,湖北带路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林林在襄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全省首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这是襄阳市高新区在原先“五证合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审批流程改革,办理人员只要到“九证合一”窗口,就能通过内部流转,“一站式”完成申领,3个工作日内就能领证,而在以前得跑9个部门,耗费20多天。

在实行“九证合一”的基础上,2018年3月30日,襄阳市高新区大胆迈开改革步伐,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正式启动“四十七证合一、九十证联办”登记模式,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

今年3月30日9时,湖北沁人美容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健领取了襄阳市首张新登记模式下的营业执照,标志着襄阳市“多证合一”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能减尽减、能合尽合的原则,在全市开通“多证合一、一网联办”综合受理窗口。全市涉企准入准营备案事项全部纳入“多证”整合范围,不宜整合的项目全部纳入“联办”范围。据了解,综合受理窗口可根据申请事项要求,一次性收取一套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从最多134套、248页表格材料减少到1套、15页表格材料,商事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不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市场准营“门槛”在逐步降低。

2018年4月4日上午,在襄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11号窗口处,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代表齐星仅用20分钟就顺利领取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这标志着全省首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正式办结。“证照分离”改革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件分离,申请人只需签订一份告知承诺书,承诺事后补齐相关资料,便可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开展一般性经营活动。这项改革有效地破解了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的难题,提高了审批效率,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经营的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进一步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必须办理的环节,压缩办理时间。2018年8月15日起,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企业开办时间减至3天(指工作日,下同)以内。其中,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时间压缩至1.5天以内,印章刻制及备案压缩至0.5天以内,办理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0.5天以内,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与设立登记压缩至0.5天以内。

减环节、压时限、优流程,证照制度改革打破市场准入准营的“高门槛”,市场主体创业经营的活力被不断激发。

探索,开启项目建设“绿色通道”

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贯彻落实襄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

工业项目从“先批后建”变为“先建后验”,以“承诺+备案”取代审批,以“服务+监管”转变职能。

“去年11月20日开工,今年年底将全部完工。这条保障襄阳自贸片区进出口货物安全的防线,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襄阳自贸片区的襄阳市检验检疫处理区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负责人、襄阳国际陆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斌告诉记者,2017年襄阳市检验检疫处理区项目通过评审,成为“先建后验”改革的受益项目。

项目单位从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到最终竣工验收投产,办理程序由改革前的45个环节精简为“申请与受理、承诺与公示、建设与监管、验收与发证”4个阶段11个环节,办理时限由改革前的8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

另外,投资项目推行“多评合一”“多验合一”模式,整合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同质化的工作程序,不同企业的同类型项目由专家在同一天进行评估,验收时组织消防、人防、电力、通信等多个相关单位联合验收。“一次验收、统一测绘、成果共享”将验收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既集约了专家力量,又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企业的工作成本,促进片区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工业项目建设“先建后验”改革,高新区探索完善承诺制审批新模式,实施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政策。2018年8月28日,高新区印发《襄阳自贸片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优化项目“准建”审批程序,将批前技术性工作向“准入”环节前移,建立专职领办、代办队伍,强化全程跟踪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将项目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到获取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强服务、优流程、减审批、重事后。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放思想,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引向科学化、信息化、便捷化水平。

服务,按下便民利企“快进键”

今年9月28日10时许,记者看到,处在办事高峰时段的襄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秩序井然,鲜有排长队的现象。“大厅设置了48个服务窗口,可办理工商、税务、商务、房管、食药、城建、环保、民政、教育、公安出入境等多项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每天要办理100多件事项。”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蔡晓宇说。

成立四年来,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通办、集成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让每一个办事窗口都向“改革后台”拓空间。

派驻在高新区的国土、规划、工商、质监、公安、税务、消防等部门在物理空间上实行“一门集中,一窗受理”,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实行“一网通办,一体审查”,在审批结果反馈上实行“一章审批,一文批复”,在行政审批行为监督上做到“一单规范,一链监管”,“八个一”的创新举措让行政审批更高效。

“以前,新成立的公司从登记到领用增值税发票最快得三天,现在,不到半天就全办好了。”襄阳腾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廖艳丽高兴地说。

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和审批流程优化,将24个部门的17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结,跑出了便民利企的“加速度”。

与此同时,襄阳高新区打造国际人才引进“直通车”,打造襄阳高新区国际人才服务港,大力吸引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场需求导向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人才及高技能人才落户,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往,我们公司为外国专家和职工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证时,要跑公安、外侨等部门,至少得30个工作日。如今,在国际人才服务港,办理新证只需13个工作日,办理老证延期服务只要十几分钟。”近日,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外事管理工作人员王小卿到高新区国际人才服务港办理居留证时,为这里便捷的服务点赞。

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国际人才服务港工作人员毛蓓告诉记者,襄阳自贸片区实行公安出入境、外侨部门联合办公,变“申请人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缩短外籍人才的办事时间。同时,国际人才服务港专门配备了翻译机、自助缴费机、自助签注机、自助发证机等设备,有效减少办事人员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

在探索企业信用信息高效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始终以企业诉求为改革方向。

“以往,市场主体要想获知自身的信用信息,需要到工商、银行、法院等不同部门逐个查询,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遗漏。现在,企业主管只需凭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可以像查询车辆违章信息一样,在信用服务窗口‘一站式’查询企业信用信息,规避信用风险。”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信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樊玉敏说。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围绕“放管服”改革任务,不断释放制度红利,彻底消除企业、群众“跑部门”“填表格”的繁琐流程,最大限度提升“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办事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