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8-12-14 胶州开发区
48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开发区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考核中,三年上升了8个名次,超过了地市级的日照、威海、东营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现调研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产业立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开发区始终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大产业链招商、一业一策招商力度,共引进了京东、美国NOV、德国欧开等150个重点项目,其中特锐德建设中国最大箱变研发制造中心、利旺建设北方地区最大3C产品配套研发制造中心、少海汇打造中国智能家居第一生态圈、东软打造国内载波通讯领军企业。目前,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四新”项目集聚区,其中外资项目占比50%以上,世界500强、国内民营企业100强、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占比80%。形成了智能制造、智慧冷链、智能家居、生物医疗、供应链物流、电商、科创七大新平台经济体主导特色产业,培育起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航空航天和交通设备三条千亿级产业链。初步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开发区紧紧围绕创新要素、创新主体想办法、出点子,汇聚起各类创新资源。一是实施“筑巢引凤”。先期规划了占地1011亩的智慧谷,通过完善院士专家人才公寓、孵化器等配套建设,让创新研发有了硬件支撑,达到“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目的。二是坚持“引智优先”。在招商中奉行引智、引技、引才优先原则,瞄准高校科研院所发力,引进了清华大学物流研究院、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山东理工青岛研究院、清华—北卡双创基地等,形成“五院双基地多中心”创新格局。三是突出“企业主体”。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特锐德申报国家级实验室、京东设立创客营,支持少海汇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建国家NQI综合示范基地,全面激发园区各类创新资源活力。

(三)坚持深度开放,推进平台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申建获批了国内唯一横跨欧亚大陆、境内外双向互动的国家级经贸合作产业园区,胶州开发区成为国内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的核心载体。依托这一“国字号”平台,开发区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东盟、欧亚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举办专场推介和经贸洽谈活动30多次,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次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启动仪式,累计落户总投资418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按照经贸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境外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和贸易公司,其中,东方铁塔老挝老中甘蒙钾盐综合开发区、中启控股集团桔井省斯努经济特区被列为2017年国家级境外经济合作区。

(四)坚持产城融合,完善城市配套。开发区发展之初,就按照一座中等规模的产业之城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教育方面,推动青岛中加国际学校、交大附中顺利招生、青岛幼儿师范主体竣工,开工建设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完成青岛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规划设计,使园区快速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龄教育体系。医疗方面,启用开发区北部医疗服务中心,完成2600张床位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项目规划设计。商业方面,引进新城控股吾悦综合体、惠丰金融广场等项目,加快欧亚金融大厦、开元曼居酒店主体结构施工。城市公交,开通了606、609两路城际公交和612路区内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工作生活出行。

(五)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园区。开发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一是开展植树增绿工程。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成胶州湾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打造4A级如意湖生态公园等,累计绿化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生态开发区初具形象。二是开展绿色节能工程。鼓励园区项目使用节能材料、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自然资源。目前,园区已实现绿色公交运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达150万平米,地源热泵采暖达50万平方米。其中,中加国际学校采用地热能、光能、风能“三能结合”供能方式,利用雨水回收循环技术,实现了基本能源“自给自足”,成为国内第一所综合环保型学校。三是开展污染防护工程。严格执行河长制、湾长制,加大水源管理。规划两处日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实施雨污分流,建设环保物联网,严控企业污染物排放。

二、经验启示

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追求质量而非数量的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和方向。开发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贯穿到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榜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开发区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创新理念,突出表现在以“思想之新观念”开启“工作之新气象”。在招商理念上,坚决摈弃“挖到篮里都是菜”的思想,提出“以亩均论英雄”的口号,从单纯追求项目数量规模转变为质量效益,引进大批高质量项目。特别是奉行引智、引技、引才优先原则和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做法,不仅引进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还充分调动起各种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合力。开发区的创新经验关键在于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只有思想观念的“新”才能在工作中创新举措、创新实践、创新发展。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让协调成为内在特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视项目之间、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明确产业链招商、“一业一策”招商的思路和要求,竭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培育起七大新平台经济体主导特色产业,并实现了各新平台经济体的集群式发展。比如,依托东方铁塔项目,通过认真分析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把青岛电力设备上市俱乐部成员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引进了东软载波、特锐德、德国贝克曼沃玛等企业,打造一条完整的电力设备产业链。立足交通区位优势,引进传化、宝湾等物流企业,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大幅降低园区装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这种不同产业、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促使园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资源型、粗放型的路子,这种片面唯GDP追求高速发展的后果,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开发区在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严把项目入口关,通过大力开展增绿、节能、防护“三大工程”,实现了经济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共进,营造了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带动生态、以生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本质就是要高度认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断精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美丽胶州。

(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让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划工作,在城市规划上,主动借鉴30年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得失,科学提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在产业招商上,瞄准优质外资、世界500强、民营企业100强中的高端、智慧、新兴产业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石;在对外联络上,依托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这一国字号平台,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嵌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实践证明,开放是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新时代,必须把开放作为推动发展和转型强大引擎,积极引进来、加快“走出去”,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五)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发区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不断完善教育、医疗、休闲、商业等城市功能,让每一个来开发区的工作生活的人都能享受到城市优质的公共资源。在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胶州市政府党组副书记、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宋业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