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南阳高新区创新型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19-01-16 南阳高新区
86
核心提示:自2010年9月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南阳高新区始终坚持“主动融入、持续求进、勇于担当、奋力争先”十六字方

自2010年9月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南阳高新区始终坚持“主动融入、持续求进、勇于担当、奋力争先”十六字方针,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资源集约、环境优好、区域协调的创新型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南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近年来,南阳高新区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持续提升。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南阳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4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原来的4家增至30家,占南阳市近30%,后备高企增加49家;国家创新型企业增加了4家,省级增加了10家,目前共有16家。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奖扶政策,研究出台“科技十条”等奖补政策,每年兑现区级科技奖扶资金1000万元以上,申报国家、省、市级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6个,共帮助企业获得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资金1.1亿元,激发了企业创新积极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三是深化与河南省内外高校、研发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市场和技术优势,互相协作、整合资源,推动形成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联盟,现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3家,覆盖辖区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8项、科技成果367项,知识产权授权量达2366个。四是把引进和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业人才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人才带项目、兴产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搭好平台、创优环境留住人才,先后引进了王光谦院士等一大批高端人才,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效。

推动与中关村深度合作,科技园建设全面提速。紧抓《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的批复》提供的重大机遇,把与中关村的合作放在首要地位,举全区之力、汇八方资源,把双方的合作一步步引向深入。一是发展理念高位对接。按照“联合共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这一理念,在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指导下,重新编制园区产业、空间、生态、科技金融四个专项规划,建立了科学完备的规划体系,明确了中关村协同创新的区域增长极的园区定位。二是平台合作日益密切。对接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5亿元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接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机制,盘活带动辖区金融生态;依托中关村资源优势和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人才优势,合作建设“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与甲骨文公司合作,建立甲骨文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启动南阳市高级软件工程师千人培养工程。三是产业合作成效显著。依托中关村e谷,引入润德冀图、奇游灵动、掌中飞天等50余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碧水源膜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和南阳水生态治理项目、中信国安中关村南阳科技园综合开发项目等签约落地。与此同时,南阳的企业也在“走进”中关村,二机石油装备集团、防爆电气研究所、华泰建材、金冠电气、宜和城保等5家企业已在中关村设立研发分中心和销售分部,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四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中关村天合科技转化中心南阳分中心签约落地,北京华通国际、中关村e谷、中关村信息谷、清华大学泥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合作项目有序推进,为辖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规模化、特色化为方向,以一批能够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全力打造主业突出、产业链长、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节能环保三大特色产业和以科技服务、动漫软件、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培育聚集了卧龙防爆、利达光电、威奥斯图、光驰、星凯龙、青年汽车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规划建成了光电产业园、防爆产业园、欧洲产业园、创新创业园、氢能源汽车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孵化园等一批专业园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