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逐梦前行。泉州开发区再绘蓝图,全力创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泉州开发区将坚定打造产业发展高能级、对外开放高水平、幸福生活高指数、运行机制高效率、党的建设高活力的“五高”开发区,切实以高质量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精准作答“三个时代命题”,实现底部起跳、晋位争先,努力为“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今起开辟专栏,关注报道开发区工作进展,挖掘创新举措,记录创新发展热潮。
漫步在泉州开发区美泰公园,或奔跑在吉泰路慢行道,一处处整洁有序的街景、花园式的厂区、绿意盎然的公园,都在宣告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牌“绿色开发区”的实至名归……
近年来,开发区贯彻绿色生态理念,以建设文明、整洁、有序、舒适人居环境为重点,完善片区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狠抓市容环境提升,力争做到园区保洁工作“无缝隙”、卫生“无死角”、管理“全覆盖”,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取得了连续8年中心城区卫生管理考评全市第一名的耀眼成绩。
既要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也要园区环境的“高质量”。在底部起跳、晋位争先的号角中,开发区将在更高起点上提升园区“颜值”,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切实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城市协调的宜居宜业“大花园”。□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吴小芗 叶建宝 文/图
打造绿色发展开发区样本
“改造后,德泰路的颜值令人惊喜,吉泰路及A区慢行道综合提升后,慢行系统路畅景美,尤其是美人树盛开时节更是美不胜收。”开发区中意公司董事长丁钦育表示。
驱车经过泉州开发区主干道,路边的行道树郁郁葱葱,绿岛中的小草宛如绿地毯。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绿色是这里的主色调。
手握“绿色开发区”的金字招牌,泉州开发区正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本。一组绿色发展的数据令人惊喜:开发区的绿化覆盖率为40.5%,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道绿化达标率为100%。
泉州开发区为全省首个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开发区”称号的开发区。成绩来源于努力。一段时间来,开发区围绕建设“住在公园里的开发区”目标实施园区景观提升行动,对道路景观、公园绿地、夜景照明进行全方位改造。投入数亿元完成园区主干道德泰路、吉泰路提升改造。在园区主路口设置由工艺美术大师设计的路标性建筑,建成A区慢行道、公共自行车系统、污水泵站等项目,改造美泰公园、中仁山公园等公园生态,推进“两高两重”专项整治,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全方位立体化保障城市管理“无死角无漏洞”
十几年“老大难”问题的根治,成为开发区城市卫生管理成效的最好说明。
位于开发区与晋江池店镇交界的崇荣街,因为街道一边归开发区管理,另一边归池店镇管理,反而导致两边都管不好,长期脏乱,直至前年,这里还是摊贩占道经营、帐篷林立、摩托车随意停放的杂乱样子。如今开发区痛下决心彻底整治,在城管、交警、交通执法等多个部门联合24小时监管下,崇荣街整洁畅通,两旁店家经营井然有序。
另一隅,开发区实验学校周边同样形成过一个小市场,“脏、乱、差”现象总是治理后又回潮,虽然工作阻力大,但开发区久久为功,终于取得明显成效,前后开展联合整治行动34次,查处交界地带学校周边流动摊点285起,收回可利用土地面积38500余平方米。
长期保持良好的城市面貌,更需倚赖勤劳的付出与细致的管理。开发区创新绘制城市管理作战图,用橙、绿、黄、蓝4种颜色标记各个事态易发点,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管理岗亭,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查监控。
如今,在开发区内,路面干净清洁,住宅小区及广场店铺外也均无生活垃圾倾倒的现象。为了提升园区的保洁水平,达到“保洁无缝隙”,开发区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保洁工作格局,保证道路“日扫、日洗、日清”,全面提高道路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优”的幸福开发区
为全面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提供天蓝水美景优的舒适生活环境,开发区在提升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下足了功夫。
今年以来,开发区严格按照市里的部署要求及整治标准,精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城乡重要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同时,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落实,在去年上半年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完善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今年3月份完成全区雨污分流排查整改,累计排查企业308家,对存在问题的12家企业全部完成督促整改。目前,全区企业污水收集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发区成为全市唯一开展全域垃圾分类的工作试点区域,辖区内公共机构、企业、居民小区、主次干道两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达100%。今后,开发区将继续加快步伐,加大中后端硬件及设备投入,完善终端场地规划,多措并举、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为全市垃圾分类管理可持续、有序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在更广领域,开发区将继续开展“城市建设提速年”活动,持续放大“绿色开发区”的国际品牌效应,从“市民常走、客人常到”的门户廊道入手,进一步提升园区景观,优化道路交通,不断提升园区颜值形象。同时,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盯紧生活用水、空气质量等民生感受度高的关键指标,鼓励企业升级技术、节能减排,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打造“住在公园里的开发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