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秦皇岛开发区实施十项“创卫”工程

   2019-04-28 河北日报
35
核心提示:4月15日,秦皇岛开发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调度会召开,协调解决全区“创卫”工作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

4月15日,秦皇岛开发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调度会召开,协调解决全区“创卫”工作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当天,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景文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泰盛水务公司铁路沿线、约和庄村口、汨罗江道等处,查看违建清理、垃圾清运、城市绿化建设等工作进展情况。

据了解,秦皇岛开发区正在实施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建设工程、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场上档达标工程、市容卫生提升工程、碧水蓝天工程、公共场所达标工程、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优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程、病媒生物防制工程等十项“创卫”工程,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区容区貌,提高行业卫生水平,增强全民卫生健康意识,打造整洁亮丽的城市环境。

补短板,完善城市各类设施

改造提升主次干道和街巷路,做好市政道路的小修小补,及时修复小凹坑、小鼓包、小裂缝及井箅周边破损路面。修补破损路缘石、树缘石、人行道、盲道、栏杆、各类井盖,经常清洗、维护交通护栏、隔离墩,确保城区市政设施完好,保持城市道路平坦、完好,便于通行。

进一步完善菜市场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年度新建和改造计划,力争6月份之前符合有关标准化菜市场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达到70%以上。对现有个别不达标市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给排水、公厕、垃圾收集容器等设施。

积极推进城市“厕所革命”,加快城区公厕建设和改造力度,彻底消除旱厕,实现每万人拥有4座公厕的目标。

新建的双瓮式厕所采用水冲式,整体空间比原有旱厕大,并设有隔板,有透气窗,可减少蚊虫的孳生……目前,秦皇岛开发区102国道两侧可视范围89个旱厕改造升级工作正在进行,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在旱厕改造升级过程中,开发区将拆除全部纳入改造范围的旱厕,并为每户居民新建双瓮式厕所,确保新厕所既干净又美观。

抓重点,强化城市卫生管理

实施市容卫生提升、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病媒生物防制等工程,强化城市卫生管理,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每天,秦皇岛开发区乐山路垃圾压缩站压缩、装车、转运100余吨生活垃圾,却没垃圾腐臭味散发出来。原来,乐山路压缩站有完善的设备运行、垃圾收集清运、车辆管理、内部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每天冲刷压缩过程中污染的地面,刷洗垃圾箱、地坑、墙面,冲洗垃圾清运车辆。同时,加大消杀力度,每天在站内外打药消毒,设置灭鼠设施,最大限度降低蚊蝇鼠虫的孳生,减少异味,杜绝“脏、乱、臭”问题的发生。

以城区出入口、废品收购点、垃圾中转站等为重点,集中开展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取缔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扔乱倒、乱拉乱挂等“十乱”现象。

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重点规范小餐饮、小食品店、小熟食店等证照不全、卫生条件不达标、消毒和防鼠、防蝇、防尘“三防”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加强对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农贸市场、医院学校、宾馆酒店、居民小区、垃圾站点、公共厕所等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病媒生物危害检查和消杀,防蚊蝇和防灭鼠设施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辖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广动员,提高市民卫生素质

实施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的全民体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以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强化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控烟工作,落实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主要入口处设置禁烟警语和标识。

在新闻媒体开设创卫栏目,在城区出入口、主要街道、大型窗口单位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口号。

3月23日,开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千余名志愿者走到秦皇岛开发区的街头、社区,开展环境清理整治活动,并入户走访宣传,努力让创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