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济南市科技局加快科学发展动员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深入贯彻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号召全市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神聚力,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争创一流的精神,迅速行动,掀起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新热潮。
会议传达了近期全市主要会议精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群作了重要讲话。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群代表局党组与副局级领导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徐局长指出,要强化干事创业的意识,强调“想干事、会干事、快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他强调,要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勇攀全国一流科技工作新高峰。要强力突破五项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发展加快推进。
第一,坚定不移抓企业主体,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集中全力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使小者做大、大者做强。一是抓好重大专项实施。要尽快组织实施20项左右的市级重大专项,重点加快推进量子通信技术、碳化硅晶体材料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发展。二是争取重大创新资源。发挥科技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跑省进京,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创新资源,全年要实现争取省级以上计划项目150项、资金2亿元,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省创新方队,占据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主导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争取获国家奖、省奖45项,重点在国家一、二等奖项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扶持力度,新培育创新型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认定自主创新产品60项;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先进型骨干企业,每年选择10家进行连续支持,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继续培养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再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50亿、100亿的大型企业。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重点扶持100家成长性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第二,坚定不移抓园区载体,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凝聚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集中全力建设一批高端科技园区、基地、平台,加强对全市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聚焦支持科技园区发展。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推动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国家级园区基地。重点支持10家科技园区,连续支持3年,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点园区。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启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站点建设;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使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200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覆盖到全市70%以上的乡镇。重点推进中国航天工业软件园(济南)落地开工。积极推动天桥新材料产业园等申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二是推动研发机构上档升级。积极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研发中心,争取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院士工作站3-5家,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三是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山东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基地承载力和竞争力。引导加强对产业层面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重点抓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第三,坚定不移抓产业聚集,着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聚焦支持产业集群,集中全力抓好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确保实现1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切实做好科技服务,加快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真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与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机遇,加速大型企业研发基地落户济南。加快形成电力电子等一批技术产业联盟,强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二是继续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目前,高新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要进一步加大各类科技资源向济南高新区的倾斜,为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发挥省会优势,积极引导驻济高校、科研院所瞄准产业化开展科学研究,实施“创新在院校,创业在地方”的“双创”联动计划,重点推进天岳新材料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依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济南)示范基地,优选一批国家级先进适用成果向济南汇聚转化。筹办好第六届信博会暨第七届科交会,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在产业增量上下功夫,见成效。
第四,坚定不移抓政策引导,着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全力优化自主创新的宏观环境,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一是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组织“科技三下乡”等活动,进行科普宣传。抽调局机关各业务处室业务骨干,并邀请市创新委各成员单位参加,组成科技创新政策宣讲组,定期到县(市)区举办讲座,对县区部门和企业就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系列创新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各级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培训,使更多的基层企业了解并享受到创新政策的实惠,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二是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计划管理平台,明确计划管理各个阶段责任主体及其职责,进一步规范项目评审程序,实现计划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结题等全周期过程网上管理。充分发挥好各类科技计划、专项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把有限的科技财政资金利用起来,通过计划导向,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切实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三是尽快启动科技金融工作。重点筹集包括社会资金在内的50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聚焦本市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撬动金融资本进入创新领域。
第五,坚定不移抓体系建设,着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科技部门,我们要牵头做好这项全市重点工作,集中全力抓好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突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发展动力。一是积极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按照科技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研究”,不断丰富完善组织、评价、规划、责任、政策、创新等“六大推进体系”,全面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步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分类引导、批次发展的原则,逐步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工作。二是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制定“5150人才”等跟踪支持计划,抓好“青年科技明星计划”、“留学人员创业计划”,积极引进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引进的面更广大、引进的规格更高,为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继续加强对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的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努力探索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路径、方法,支持培育创新团队上档升级。三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争取首批进入国家地方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18%。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