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自93年成立以来,秉着实干创业、不怕吃苦的精神,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开发区的品牌影响力、综合竞争力、产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在经济规模、利用外资、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就开发区如何进一步推动“两个加快”、促进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千亿园区作了以下思考。
一、发展“四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四新经济”是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其本质是自主创新,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一)开发区“四新经济”发展的优势
1.以重大项目引领为基础。开发区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以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为重点。国内以深圳、上海、北京为重点,建立驻点招商联络处,跟踪“三新一特”龙头企业、主板上市企业投资动向,挖掘项目信息;国外以德国为重点辐射欧洲,组建美国旧金山招商联络处,招引掌握主攻产业核心技术的外资项目。同时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的5个重大项目招引攻坚专项小组,每个小组明确重大项目招引任务,大力开展精准招商、链式招商,着力引进高端项目。
2.以产业融合为保障。2017年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名单,金坛经济开发区光荣上榜。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金坛开发区由“制造”向“智造”迈出了新步伐。近年来,开发区以两个加快为抓手,大力引进高端产业,目前已形成电子通信、绿色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与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二)“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创新人才缺失,阻碍企业发展。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脑力支持,根据对园区内企业的调查,大约7成的企业都反映招工难,对创新型人才有较大需求。园区内大多是成长型企业,而高技术人才倾向于选择成熟型企业,这就造成招工难的问题。
2.人力成本增加,制约企业发展。用工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招工难导致企业需要提高薪酬福利来留住工人,同时企业社保支出的增加也使得企业负担加重。
3.研发投入不足,影响企业发展。资金周转不足、创新人才缺失,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短缺、研发进度缓慢,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如何发展“四新经济”
1.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要高度重视“四新经济”的发展,推进“四新经济”与传统工业等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企业及时获得新信息。
2.多措并举,招引人才。一是加强与院校、科研所等的联系与合作,着重开展校企对接工作;政府发挥“搭桥牵线”作用,积极帮助企业与高等院校联系,协调邀请专业人才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今年1月,开发区企业联合大学就邀请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郑健壮教授为金坛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经济爱好者免费授课,对“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新机遇”作了专题培训,给个人、企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二是打破人才的制约,积极创造条件,给予人才和优质项目一定的奖励,2015年,金坛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培养资助(奖励)力度的实施意见》(坛政办发【2015】109号),加快推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技能型人才向我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集聚;同时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参与到开发区的创新与发展中来。
3.完善平台,调整结构。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加快滨湖新城等配套设施的建成投运,为开发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承载重大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加强团队建设。对开发区内设机构及职能进行优化调整,明确各部门员额编制,从而保证在岗人员的工作动力与活力。
(四)加快培育开发区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1.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人才支撑,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提高其竞争力。
2.优化政府服务,加强政策扶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并购整合、合作研发等方式引进信息经济核心技术和人才;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开放,加快推进政务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利用,探索“人才+资本+互联网”等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工具在信息沟通上的高效、便捷的特点,搭建全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交流“四新”经济发展的平台,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与“四新”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涵盖“四新”的企业扶持政策,搭建“四新”经济集聚平台。
3.加强对新经济发展的宣传培训。引导利益相关者深化对新经济基本特征、发展规律和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培育激励创新、包容异见的发展环境;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特点的融资服务和人才服务机制,加强对相关服务平台的支持。
二、聚焦“三新一特” 培育根植性企业
2017年,金坛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三新一特”产业(新能源汽车、移动智能终端、5G移动通信网络、光伏新能源),是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快速崛起的必然选择。截止至5月底,已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120.07亿元,完成目标的60%;“三新一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95.9亿元,占总目标的48%;投资5亿或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102.2亿元,完成目标的63.9%;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2017年签约的58个项目中,进场项目43个,进场率74.1%,已开工项目25个,开工率43.1%。
(一)“三新一特”
1.新能源汽车
我区新能源汽车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控、充电设备及其他零部件的产业链条,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形成了正极、负极、隔膜、电芯、电池PACK箱体及配件、BMS(电池管理系统)较完整的产业链,汇聚了贝特瑞、当升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据统计,金坛汽车及旗下企业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5月销售整车1271辆,环比提高61.7%。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金坛开发区虽然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人才和项目引进等扶持政策尚未覆盖,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
要发挥众泰汽车在整车、发动机、模具、冲压件、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优势,带动底盘、车身、涂装、车内饰件、充电设备、电商等上下游企业入驻,提升高附加值零配件产品结构比重。同时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产能增加机遇。目前整车制造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车领域,顺应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丰田量产版小型SUV、比亚迪“宋”电动版紧凑SUV和“明”中大型SUV、长安四驱版CS75、以及广汽传祺将推出的包括GA5 PHEV、GS4 EV、HEV混合动力高级轿车等8款全新的新能源车投产项目。
2.光伏新能源
金坛光伏新能源起步于2006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所有产业中产业链条最为完善,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片、组件、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建设及坩埚、银浆、EVA胶膜、背板、光伏玻璃、铝边框、接线盒、切割钢丝等完整的产业链,被江苏省评为特色产业集群、光伏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产值占到全国的9%。
由于光伏电价补贴下调,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影响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特别是龙头企业亿晶光电,由于出货量下降,造成经营业绩大幅波动,亿晶光电1-6月开票14.47亿元,同比下降34.59%,净减7.65亿元。受“531”政策的影响,我区光伏大企业短期受到的影响较小,但长期来看依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预计光伏行业下半年开票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7月3日,全国首个无补贴分布式光伏项目在金坛区启动,该项目由永臻科技携手天合光能合作投建,预计装机10MW,将建于永臻科技常州新厂区11万多平方米的屋顶上,建成后预计日发电量4万度,用于永臻科技工厂自供发电,在不依靠补贴前提下,约5年可以收回成本。该项目的启动给进入严冬期的光伏行业带来了希望,给整个光伏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3.移动智能终端
我区移动智能终端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产业上游的电子元器件(生产手机天线、射频的信维通信,生产高导材料的飞荣达、生产微显芯片的湖畔光电、生产智能传感器的普宸电子、生产电子模块的汇通电子),以及产业下游的移动终端衍生应用(同方威视)。
4.5G移动通信网络
我区5G移动通信网络也是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产业上游少数几家企业,即器件生产商,分别是生产光纤光缆的盈科通信、南方光纤,生产光模块的索尔思光电科技,生产光器件的瑞声投资(英杰电子)。
移动智能终端及5G移动通信网络业增长较快,11家行业企业1-4月开票8.57亿元,同比增长65.25%。信维通信1-4月累计实现开票4.50亿元,净增2.95亿元。
(二)根植性企业
所谓“根植性企业”,就是指那些能够落地生根、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集聚的跨国企业或龙头企业。培育根植性民营企业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选择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形成根植于本土社会文化环境的创新网络,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1.敢于先行先试,出台强有力的支持政策。要以强有力的政策“吸引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优质潜力企业,切实做到引得进新企业、养得活小企业、留得住大企业。
2.降低企业营商成本,留住创新创业人才。政府应在企业融资贷款、租赁厂房、住房保障等方面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市场竞争环境。要在人才落户、税收医保、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快速落地的政策:对于子女上学的问题,今年的7月1日至2日是我区幼儿园的入学报名时间,“供远低于求”导致如今家长提前两天两夜去排队,本地孩子的入学都如此艰难,更别提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可适时扩建公办幼儿园学校,扩大招生名额,解决“僧多粥少”的实际问题;同时对于人才住房安居方面,政府也应进一步鼓励加大优惠力度,一个地区的从业人员的购房能力指数,直接影响对人才的吸引程度,过高的房价及生活成本会对人才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人才难以融入。
3.完善产业链布局,抓龙头强链条,找短板补链条。针对龙头企业实力强、辐射作用大的优势产业链,要确定重点扶持发展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针对发展速度快、产业基础好,但竞争力和辐射力还有待提升的领域,政府要引导其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补齐产业链缺失和关键环节,梳理重点招商项目和对象,招商对象由注重规模向注重企业活力、成长和创新能力并重转型,实现产业关联发展。
4.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营造培育“根植性企业”的良好氛围,以企业问题为导向,创新服务方法,根据“根植性企业”内涵及类型划分,筛选出重点培育企业,分类制定个性化扶持方案,提升政策服务针对性和服务效率。建立专门工作小组,主动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投资等重大事项及遇到的困难问题。借助商会力量,开展“根植性企业”政策需求调查、研究分析等,帮助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政策。
三、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 推动绿色发展
产业链是不同企业生产或合作形成的动态网络。创新链是指围绕某一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作为推动创新型开发区的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战略构想显得格外重要。
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新兴产业都必须代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吸引企业参与创新活动,促进企业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加强产业研究,充分认识把握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6月25日,由区“263”办牵头,区监委、经信局、环保局、安监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分局、市场监管局、消防大队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开发区已关停的2家化工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及验收,促进产业定位低碳化。
在产业层面,要大力扶持和培育高质量、生态类产业,这是我区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要逐步降低钢铁等污染耗能型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绿色产业,以此推动我区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型;在企业和产品层面,要大力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区企业和产品走向高端化、生态化发展,提升经济活力;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确立并切实履行企业生态责任,解决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