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余杭开发区:一座正在崛起的“未来智造城”

   2019-07-30 余杭开发区
42
核心提示:地处杭州市东北部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二十六载耕耘,已成长为一个拥有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

地处杭州市东北部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二十六载耕耘,已成长为一个拥有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国家级开发区第40 位。

内图.jpg

如今,这个年轻的经开区正以翻篇归零、二次创业的饱满激情撬动新一轮的跨越升级,全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锁定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经济“双足鼎立”的产业布局,打造千亿未来智造城。

激活“智能”制造因子

余杭经开区是余杭“产业数字化”的首要承载地,近年来紧抓“互联网+”契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融合发展,掀起了阵阵“智能化”转型潮流,区内一大批制造企业依托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成为行业翘楚,激发出产业的巨大热情。

在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的生产车间二楼,信息指挥中心通过接收整个生产基地每台自动化设备上的传感器传回的生产数据,可以随时掌握制造基地各个角落的实时现状、监控每道工序上的生产情况、给予操作人员调配订单任务的数据支持,并根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效提高了整个工厂的柔性生产水平。

在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轻点屏幕即可在1800 余种配置模型内选取订单需要的模型,如有特殊需求和物料变更还可实时在平台表达,配件改装件订购平台与“智能制造”系统直接接入,即使每年有上千次变更也能精准查询和选择。通过这套智能系统,春风动力已使特种车辆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成为现实。

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这种以智能制造驱动转型升级的企业,只是经开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智能制造已成为经开区的一张“金名片”,不仅企业数量众多、技术各有千秋,而且除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领跑外,还有大量企业在积极效仿,迈出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区共获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30 余个,荣获杭州市级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等示范、创建项目80 余个,累计上云企业超过800 家。

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数字化改造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硬件与软件的技术支持,而政府在这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了建立企业与数字工程服务机构的常态化沟通,经开区将众多企业数字化改造专业服务公司集中汇聚在数智浙商大楼,在这里,企业可以获取数字化改造培训、信息化全面诊断和生产车间硬件智能升级等“一站式”帮助,还可接收数字化改造规划、精益管理辅导、企业上云、设备互联互通、自动化备装和信息系统开发等专项指导。

经开区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内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医疗器械、新型建筑等重点产业率先应用。2019 年,将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引导企业数字化发展;力争到2021 年建成国家级示范项目2 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示范项目15 个,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和工厂物联网项目入库100 个,“企业上云”超过1200 家。

拓展生物经济“智慧+”

作为浙江省唯一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所在地,生物经济一直是余杭经开区不可或缺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集聚着一批诸如贝达药业、民生药业、胡庆余堂等明星企业。目前,经开区拥有生物经济领域企业220 家,其中制药企业10 家,生物医药流通企业70 家,医药机械企业140 余家。更为重要的是,经开区出台了一系列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了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生物经济重点产业相关的大批高新企业入驻。

杭州微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微策生物”)2013 年10 月正式入驻余杭高新园区创业中心,初期研发空间仅3040 平方米。到2016 年6 月,企业销售进入爆发增长期,原有空间在研发、生产和办公的负荷下已经捉襟见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开区主动对接园区运营商,整理孵化器存量空间,为微策生物拓展了500平方米的空间。2017 年9 月和11 月,微策生物由于新建研发中心又遇到空间不足问题,经开区一边协助微策压缩空间,一边积极与运营商对接,再次帮助企业落实了场地问题。2018 年下半年,因扩大产能和持续研发投入,微策生物出现了资金困难,经开区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评估后,投资1500 万元产业引导基金。仅用5 年时间,微策生物已成长为年产值1.35亿元的明星企业。

如今,在打造“未来智造城”征程上,经开区生物经济突破发展的目光又聚焦于“智慧+”医疗。支持企业围绕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监测、监控、筛查、诊疗、康复等应用领域,发展智慧健康应用服务平台、远程诊疗设备、高性能医用可穿戴设备等;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引进医疗云计算企业,重点发展线上治疗、线上就诊、线上行医指导等云上医疗服务功能??借助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的契机,一系列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此外,在产业布局层面,经开区计划三年内新增创新空间25 个以上,其中一半用于发展生物经济,到2021 年实现新增生物经济创新空间70万平方米。

实施大孵化器建设战略

再过一个多月,在余杭经开发区320 国道边,一个新的园区即将竣工。这个园区,前身只是杭州兴达电器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旧厂房,如今经过提升改造,将成为经开区一个新增的孵化器,也是“大孵化器建设战略”实施后即将竣工的首个孵化器,将为“未来智造城”再添新生力量。

今年,经开区正式实施“大孵化器建设战略”,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1 年,建设孵化器空间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

推行大孵化器建设战略,首要问题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构建便利型、高效性、国际化、开放式的创新空间,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对此,经开区增存并举,兴达电器在决定转型升级后,一边开建园区,一边请相关部门现场考察。考察发现,在建楼宇的层高、承重等建筑形态非常适合生物经济相关企业入驻。在得知企业自身尚无相关的运营商资源后,经开区主动帮助对接业内一流资源。类似的,超丰实业是2018 年被经开区关停的八家印染企业之一,经过经开区多次主动对接,顺利与理想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原有土地厂房用于建设运营数字经济园区。

大孵化器建设战略提出,在经开区东西两个区块分别打造生物经济和高端智能制造两大孵化器集群区,沿320 国道布局“创新大走廊”,在中央商务区打造“创新中心”--“双翼一廊一中心”的孵化格局是经开区打造“未来智造城”的重要一步。

主打“智能制造”和“生物经济”,经开区大孵化器建设战略明确提出“错位孵化”和“接续孵化”。相比周边地区,更倾向于对项目的后端孵化,着力建设一批符合项目产业化需求的加速空间和适合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园区,吸引产业化能力强的项目和周边区块孵化成熟的项目入驻,完成最终的商品化过程。未来或许将有一批已在周边产品平台孵化成熟的生物经济、高端制造项目,在通过评估后入区完成最终的孵化投产过程--这与经开区打造“未来智造城”的初衷不谋而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