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江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争做“全能选手”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2019-05-21 南京日报
44
核心提示:南临长江,北倚老山,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门户要冲,这里,就是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 1

南临长江,北倚老山,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门户要冲,这里,就是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

1992年6月,浦口经济开发区正式创办,1993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马上,开发区就将迎来自己的27岁“生日”。回看发展历程,开发区紧密围绕南京建设科技名城、创新名城的战略部署,着眼于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两城一中心”产业定位以及打造“4+2”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确立了“2+1”的主导产业方向,逐渐打造成镶嵌在“江北明珠”上的新兴产业地标。

经济瞬息万变,产业潮涨潮落,看得清方向,做得好服务,这或许就是开发区不断行稳致远的真谛。

增量提质

“产业之芯”越发闪亮

在浦口经济开发区内,有一座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重点打造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其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开发建设IC设计产业园、IC制造产业园及IC封测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发展目标为培育5家以上产值超100亿元的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引进200家以上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吸引2万名以上从业人员,集聚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

集成电路产业只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浦口经济开发区积极围绕江北新区“2+1”产业定位,重点打造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两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膜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一大特色产业。

目前园区已聚集台积电晶圆制造、清华紫光、江苏艾科、上汽集团桥林基地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拥有江苏省及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轨道交通产业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南工大科技产业园等众多特色发展平台。园区涉外企业30余家,其中包括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锦湖轮胎、欣铨(南京)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美国空气化工大宗气体等。目前两大产业链已集聚关联企业150余家,产值突破150亿元。

两大主导产业中,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台积电、紫光、华天科技等龙头项目为核心,拉长产业链,目前已集聚了鸿海京鼎、欣铨、扬贺扬、天易合芯、德睿智芯、泛铨、空气化工、福芯科技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项目。形成了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以及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制造在内的产业链闭环。先后建成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精密模具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力争实现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三年内突破500亿元,向千亿级规模加速迈进。

目前,园区已落户各类集成电路企业100余家,2018年产业类重点项目2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9.5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142.3亿元。2019年一季度,开发区集中签约颁照集成电路产业类项目2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联东U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占地约500亩,建设以高标准厂房、中试研发楼为主要产品组合,辅以产业配套及产业技术作为补充,形成完整的高科技载体平台。清华大学赛垦半导体材料项目推动全球独家湿式加工液材料及湿式加工磨棒材料开发,掌握 MM+LLH 核心技术。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超70亿元。

高端交通装备产业以上汽桥林基地、越博动力、博郡汽车、吉利知豆、德国赛路诺新能源电池等项目为支撑,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至2020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亿元,最终形成千亿级规模;同时依托浦镇车辆厂永宁轨道交通产业园,积极发展城轨及动车组制造产业,努力打造500亿级产业规模。

近日,开发区内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一汽夏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不仅意味着浦口开发区“晋级”整车制造,同时也意味着开发区在由技术研发至整车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拓展布局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新材料产业依托久吾、九思和膜科技产业园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现有膜材料产业,同时向半导体材料产业拓展,拓宽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研发生产的联系,努力做成百亿级产业规模。“未来我们的‘小目标’是努力打造两个千亿级的主导产业链、一个百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浦口经济开发区正进一步优化突出主导产业结构,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园区产业经济体量,营造创新友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企业服务,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园区更高水平的建设。园区将充分发挥台积电、紫光、上汽等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促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聚集。重点加快打造提升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核心产业链,确保两大产业尽快突破500亿级体量,实现主导产业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转变,支撑和推动园区产业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同时围绕产业链,利用智慧谷、紫峰研创园、低碳谷等新建研发创新载体,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优质服务促进企业释放产能、创新升级。

“全能选手”

“盘”出招商新成绩

今年以来,浦口经济开发区积极响应“招商突破年”号召。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聚焦产业地标建设、聚力主导产业招商,主动破题破冰,为一季度全市招商工作的“开门红”下好“先手棋”,打响“第一枪”。

项目签约是检验招商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2月中旬,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举办了2019首批产业地标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49个、颁照项目9个、启动项目5个,累计总投资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28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15个新能源汽车及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项目、11个新型研发机构及科技创新载体项目和9个银行金融机构项目。“此次的签约仪式和以往相比,产业链及相关服务配套进一步集聚,优质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产业成熟度进一步增强,创新研发和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浦口经济开发区还将在“招商突破年”的“接力跑”中持续加速,力争年内签约集成电路产业地标项目30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项目20个。实现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项目130个以上,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项目50个以上,销售额突破50亿元。

主导产业愈发生机蓬勃,但只做“单科优秀生”还远远不够,开发区不断争先进位,做全面发展的“全能选手”。为了打好“招商突破年”这场“关键仗”,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招商服务团队对产业研究愈发透彻,对项目综合研判能力不断提升。“说白了,‘门外汉’和企业谈项目是谈不起来的,我们的专业团队把整个产业树都画出来了,上面列明了行业内的全球知名企业,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开发区正式打破招商部门形态,新成立招商中心,以小而精、精而优的招商小组替代过去“大锅饭”式的招商组团。同时开发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招商人员的职责绩效,确保了队伍的执行力。

目前园区主要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三个团队,总共约100人的规模,前期是招商,中期是项目建设,后期是企业服务,主要在企业落户以后对它的项目发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等提供一整套的专业化服务。团队体制上也比较灵活,对外是政府派出机构,但基本上按照企业化来管理运作,强化办事效率。还以招商中心为试点,逐步推广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优化团队配置,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激情。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瞄准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域,定期举行政策推荐和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园区存量企业的转型发展,也是今年招商突破的一个重点。对此,浦口经济开发区将在摸清现有存量企业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回购、引进项目嫁接等多种方式,精准盘活存量企业。年内还将加快七坝港区转型升级,发展港口物流产业。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都是在为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这“四个链条”打基础,通过完善这些链条,进而整合产业资源,放大产业集聚效能,释放内在动能,最终实现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链式反应。

宜居宜业

“硬措施”提升营商“软实力”

近日,省委编办《关于表彰2018年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地区的通报》文件公布,表彰了2018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地区,全省范围内的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和1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参加了此次评价。其中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被表彰为“开办企业”、“用电报装”评价先进地区。其中“用电报装”评价在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3位。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是吸引企业与项目的内在动力,浦口开发区深谙其中之道。近年来,开发区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改善,以高标准高要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效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全面落实“3550”改革各项举措,并深入贯彻南京优化营商环境100条,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具体实施举措,推进南京“100条”在园区落实落地。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以服务企业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规范行政行为和提高行政效能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好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职能,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为园区项目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真正达到“园区事园内办”的目标。

二是强化企业融资保障。加快推进融资配套体系建设,探索并尝试设立开发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池。去年以来,依托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6支产业基金,已经构建起与园区主导产业链条相匹配的金融生态系统。有效破解企业融资瓶颈,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切实践行“店小二”精神,强化“一企一策”、“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专业精准服务企业,通过“创新俱乐部”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园区与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渠道,打造独具园区特色的 “全覆盖、全过程、全功能、平台化、网络化、个性化”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释放产能、创新升级,带动各项指标数据提升,积极营造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对紫峰研创中心一期、低碳谷等已入驻的企业,园区着重按规模以上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培育,着力于将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等创造的科研成果、项目聚集入园,孵育壮大,并推进申报国家级、省级孵化器。

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包括以企业为核心,还包括园区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近年来,园区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规划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氛围和园区面貌。目前正着力提升景观建设,现已启动绿道系统工程,以“四湖四景”为核心,通过双峰路、紫峰路等道路进行串联,打造成开发区一条美丽的项链,同时打造更多的景观节点,营造城市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并建设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充分发掘琼花湖公园等5个公园的使用价值,为周边居住人群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接下来开发区还将借鉴苏州工业园规划理念,加强城市建设,优化生活配套,提高建设品质,逐步打造园区、社区、校区三区共生的桥林新城,共同推动产城高度融合的滨江宜居新城建设。

除了安居,还要乐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园区充分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他们在开发区创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激励他们在开发区发挥才干,创业圆梦,实现人生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