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州开发区吹响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号角

   2019-08-21 广州开发区
55
核心提示: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8月13日,黄埔区委一届九次全会暨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党工委2019年第三次工作会议召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8月13日,黄埔区委一届九次全会暨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党工委2019年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我区今年以来工作,并对下一步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接下来,我区将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牵引带动全区工作的“纲”,举全区之力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建设,实施“湾区+”战略,组建科学技术融合、前沿学科交叉、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黄埔实验室”,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在大有可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4+2”发展格局勾勒未来蓝图

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富有活力的“改革闯将”,我区立即提出打造“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的战略构想,“港澳青年创新创业10条”等多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的重磅政策连续出台,成为《规划纲要》出台后政策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

我区全力推动“四区四中心”联动发展和“一区一园”建设,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广州国际生物岛与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的“4+2”发展格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全力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获批;科学城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黄埔港国际邮轮港、穗港码头加快建设,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控规修编工作基本完成;生物岛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加速建设,在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清晰标注出“黄埔位置”。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建设如火如荼,穗港科技合作园蓄势待发。

2018年6月,我区获批成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今年3月,我区成立了全省首个也是北上广深4个特大城市中第一个营商环境改革局。7月,省政府进一步深化我区营商环境改革,下放11项省级行政职权、支持开展17项改革创新事项。我区全面对接港澳营商规则,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打造全国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示范区,成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探路先锋,提供了鲜活的“广东经验”。

在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方面,我区主动对接港澳创新资源,积极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工研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加速建设。

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我区牢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去年抢先重磅推出“民营经济18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全面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厚植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今年7月,我区率先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10条”,全面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澳门青年人创新创业部落、香港青年人创新天地等加快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增添“湾区元素”“港澳味道”的浓度。

打造七大新高地 ?开启湾区建设新征途

作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方,广州开发区从两万元起家成长为全国首家财税破千亿的开发区。广州高新区跻身科技部10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18年,我区科技创新、财税总收入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第一,综合考评排名全国第二。今年5月,广州科学城 “双创”工作成效明显,被国务院予以督查激励通报。

追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区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中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抢抓湾区机遇,加快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

我区围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提出打造七大新高地。即: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全面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建特色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打造创新型产业新高地,构筑新型产业联动空间,培育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创建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实施中国智造标杆工程。打造核心技术新高地,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打造开放型合作新高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创新对内园区合作新模式,创建“一带一路”核心支撑区。打造资源运用新高地,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模式,创建深化能源领域改革试点先行区。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建设尖端人才发展试验区,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本运营中心。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推动开发建设主体整体上市,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铸就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辉煌。

“湾区+”战略按下大湾区建设“快进键”

会议透露,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将实施“湾区+活力”、“湾区+创新”、“湾区+开放”、“湾区+合作”、“湾区+生活”战略工程,深度融通粤港澳资源,以资源要素的高效对接,实现更高标准创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大湾区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方面,实施“湾区+活力”工程。

在“老城市新活力”上谋好篇布好局,推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四子”的建设,是我区建设世界级活力之城的题中之义。

我区将强化知识城作为大湾区建设重大创新载体作用,奋力打造海丝开放合作引领区、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区、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谋划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创新中心,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聚焦科学城“五年大变化”,加快创建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先行先试区,打造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引力场,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高标准建设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推动“一带一路”与大湾区建设的有机融合对接,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和服务港澳的新贸易创新中心。

在生物岛开展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助力大湾区建设一流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和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在围绕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实施“湾区+创新”工程。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区将对标全球顶尖研究中心,立足原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协同创新,在广州科学城组建科学技术融合、前沿学科交叉、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黄埔实验室”,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创新体系战略力量的“科技黄埔军校”。

我区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一流重点科技基础设施、一流重要科研机构和一流重大创新平台,全力打造湾区创新枢纽核心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

在围绕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方面,实施“湾区+开放”工程。

作为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我区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入开展中新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拓展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家级双边合作新标杆,谱写中新合作新篇章。

携手港澳、面向世界,整合利用好海外招商工作站、人才工作站和华侨华人力量,大力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推动“海归小镇”建设,大力引进海外尖端人才、高端产业项目,形成吸引外资“强磁场”,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示范区,实现海丝文明再绽放。

加速复制推广自由贸易区创新制度,践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大力推动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保税研发监管制度创新,加速大湾区黄埔口岸物流一体化,推动自由贸易更出彩。

在围绕大湾区建设“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方面,实施“湾区+合作”工程。

以“湾区通”工程为牵引,大力推动规则、机制、标准的联通、贯通、融通,让资源要素便捷流动。

由此,我区将主动对接香港“再工业化”,加快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建设,启动穗港科技合作园建设,打造穗港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积极承接香港重点支持发展的科技金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创新成果在合作园区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合作有机联通。并且,瞄准人才、资金、技术等核心要素,携手港澳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资源要素高效融通。

对标港澳营商规则,推动营商环境无缝贯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高质量建设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用户体验”,全力争创国家级实验区。

在围绕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方面,实施“湾区+生活”工程。

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下民生事业“快进键”,让魅力黄埔绽放亮丽光彩。

由此,我区将进一步对接大湾区互联互通路网格局,构建山海相连、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同时,继续推进“四治”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建设,全面推广鱼珠智谷、印象黄埔等村社微改造典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岭南特色精品示范村,开展美丽乡村群、示范社区建设。加快建设“四大片区”的重点商圈,发展智慧社区、高端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巩固扩大2017年以来“月亮经济”发展成果,繁荣“夜间经济”,谱写黄埔新“夜曲”,持续优化人居环境。

此外,将引进港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加速建设广州巴塞罗那国际医院、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等高端医疗项目,融合大湾区文化共生和传统合作优势,建设大湾区多元文化创新中心,促进民生福祉再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