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加速两区融合发展 提升新城区软实力

   2019-08-21 中国江苏网
82
核心提示:8月19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第三次联席会议召开。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兵在讲话中

8月19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第三次联席会议召开。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兵在讲话中要求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和民生为本,推动两区融合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特色产业集聚区,在基础配套、产业联动等关键领域和社会事业方面打造成融合发展的先行区、样板区。

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高港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高港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出席会议。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港区委书记顾萍,高港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宏建分别讲话。两区领导葛立网、陈磊、李金兵、李新美、王庆分别汇报了两区教育、卫生、宣传文化体系和港口建设前期对接以及原料药基地推进情况。

张小兵要求,要坚持高点定位,推动两区融合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目前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围绕市区一体化,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承担着“三高融合”的重任,要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以融合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的标杆示范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树立大局观念,形成思想合力和工作合力。要主动融入重大战略,善于把两区融合发展工作放到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布局中去考量,在更高层面、更新模式、更大平台上谋求发展。要着力集聚优势资源,认真梳理两区现有优势、综合优势,加快构筑交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新优势。

张小兵指出,要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两区融合打造成为特色产业集聚区。在市区一体化的布局下,继续完善“三高”融合总体发展规划、《中国医药城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9)》,配合做好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两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建融合。要按照“2+2”(大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健康服务业)的产业总体布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大健康产业要充分发挥“一业牵引”的龙头作用,汇聚两区优势资源,加快由“研+产”向“药医养食游”延伸,致力打造关键技术领先、资源要素聚集和分工协作合理的产业链条。

张小兵要求,要坚持联动协作,推动关键领域打造成为融合发展先行区。结合两区未来发展布局和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尽快行动,在优化基础配套、强化产业联动、深化园企对接等关键领域率先作为,做出成效。围绕大健康产业布局,在“一核两区多点”等发展思路上加强研究,为打造“祥泰之州、健康名城”做好引领示范。

张小兵强指出,要坚持民生为本,推动社会事业打造成为融合发展样板区。两区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满足两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两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文化等重大民生政策,按照一流标准,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让人民群众在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要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和体制机制率先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新城区的吸引力、吸附力。

顾萍在讲话中强调,要从更高的方位认识区域融合发展,以更优的思路推进区域融合发展,以更强的合力保障区域融合发展,确保“三高”融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要认识到区域融合发展是加快构筑城市“动力核”的必由之路、奋力当好跨江融合先行区的关键一招、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的战略之举,从更大范围更宽视野确立新的发展定位。要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善于创新突破,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目光、更精心的谋划,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实现“1+1>2”的乘数效应。要抓好职能职责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调配各方面资源、协调各方面利益、汇聚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两区互动、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孙宏建在讲话中指出,区域融合是市委市政府立足中部支点城市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提高站位,在思想上同频共振,抢抓机遇,在目标上同向共为,干好当前,在工作上同创辉煌,始终保持一股拼劲、干劲和闯劲,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群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