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新乡市主城区东部8.5公里处,在黄河故道的一片片沙岗上,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犹如一株嫩芽,柔弱却又坚韧地破土而出,成为大片枯黄色中一点亮亮的绿色。
16年时间过去,当年不起眼的经开区,已于2012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部覆盖,按照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的原则,形成了工业生产、生活居住、商务办公、职业教育、现代物流五大功能板块。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55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10.5%。各项指标增速均呈两位数增长。
如今的经开区,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正快速绘就属于自己的绚丽篇章。
弘扬“红色文化”,高擎党建旗帜
9月18日,在新乡经开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刘俊荣、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辉县市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先后进行了典型宣讲,在经开区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思江动情地说,我们以典型宣讲开场,就是要让全区党员认真向新乡先进群体学习,感悟初心,勇担使命,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多年来,经开区高擎党的旗帜,以党建谋发展、以党建促和谐、以党建强基固本、以党建释放活力。
经开区紧紧围绕党的领导核心,组建机关党工委、企业党工委和农村党工委,布局覆盖党政机关、企业和农村的基层党支部66个,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网状党建组织架构脉络,将党建“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激活所有的“神经末梢”。让党支部“唱主角”,通过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做标兵、树形象”等活动,唤醒党员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激发“比奉献”“晒成绩”的高度热情,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难克艰的坚强战斗堡垒。
自成立以来,入驻企业迅速增加,集聚了大批的新型经济组织和创新型人才,他们思维活跃,潜能无限,但明显缺乏组织力、凝聚力。为从根本上解决党建与经济“有脱节、两张皮”的问题,新乡经开区指导成立了企业联合党支部,使流散在民营企业中的党员全部回归党组织。联合党支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生活,将党建与创业结合起来,开展“创业跟党走”等一系列活动,增加了党组织在新经济领域凝聚力。
“工棚党支部”扎根经开区。在钢筋水泥、机器轰鸣的角落,聚集着近200名农民工党员。他们有着“共产党员”的身份,却无法过正常的组织生活。经开区本着不让农民工党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再远离组织的初衷,成立“工棚党支部”,给这些农民工党员一个温暖的“家”。如今,工棚党支部一共组织集中学习10余次,服务农民工党员80人次。工棚党支部好像一块“吸铁石”,将农民工党员紧紧吸附在党组织周围。
发展“绿色产业”,牢记生态环保使命
9月11日上午,“2019首届‘出彩华夏’新乡信息通信创新创业大赛”在经开区启幕。大赛以“创新乡产业之新,造信息通信之城”为主题,旨在构建更具活力的信息通信生态系统,打造新乡市信息通信专业园成为全国信息通信业产业发展示范区。
信息通信专业园,是经开区“两园一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园”即绿色纤维专业园区和信息通信专业园区,“一谷”即新乡创新谷,通过“两园一谷”建设,突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持续增强区域活力,
信息通信产业园是新乡市在经开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的专业园区,是新乡市先进制造专业园区之一。
园区总投资12亿元,定位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贯彻“创新、智能、绿色、共享、宜人”的发展理念,作为新乡“大东区”高科技产业支撑新节点,具备铁路、公路立体交会的交通网络,将重点吸引机器人制造产业、增材制造产业,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机器人孵化器园区为平台,以增材制造园为依托,植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新型绿色智慧制造工厂。
绿色纤维专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47平方公里。按照新乡市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要求,经开区充分发挥白鹭投资集团、中纺院绿色纤维龙头带动优势,通过加强链式招商、做大平台支撑、完善功能配套等措施,推动绿色纤维专业园区持续壮大。
截至目前,绿色纤维专业园区已建设完成面积3.45平方公里,汇聚各类关联企业20余家,其中纺织原料类2家,面料生产类1家,印染类3家,服装加工类14家。2018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45%,总量位居全市十大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首位。
新乡创新谷是国家郑洛新自创区新乡片区重点项目,是立足新乡、面向中原地区、承接全国,举全市之力打造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创业服务、加速孵化、产业集群、人才培育、天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政策”于一体的创新科技生态系统。
创新谷计划建设规模5.6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核心区、多个拓展区及个性定制预留区,将重点引进和打造“四个一批”,以创新为主导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引领创新发展,形成创业带。
营造“暖色环境”,用真心赢得客商
7月5日,经开区成功举办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集中签约14个项目,总投资210.5亿元,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70亿元。
经开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
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经开区以群众和企业满意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园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全程代办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和网络多跑路,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融资等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做到靠前服务、积极作为、公私分明、关系清白,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理念,实行“指挥部+公司+专班”工作推进,“大调研大走访”上门服务,专项督导考评三项机制,对重点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位区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推进计划表”,定期到一线现场办公,督促进度,协调问题,并根据项目阶段性目标进行观摩评比,评优劣排位次,挂黑红旗,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干部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都在工作实效中有了充分体现。园区水、电、气、热、路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形成“两纵两横”路网,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新盘活9家企业闲置厂房5万余平方米、土地650余亩,成功化解晨美电器、中宁钢材、三金冷轧等长期遗留矛盾,用于提供给新项目入驻,有效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
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享受到更多国家政策红利;压实限减环节,依法依规精简办理事项前置条件和申请材料,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企业“有求必应、有诉必理、无事不扰”;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及时兑现落实出台的支持企业及人才引进各项政策,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经开区开放发展的新标识。
据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景书介绍,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500户,同比增长50.56%;认缴资本137.95亿元,同比增长33.42%,企业总量突破1200家;企业年报率99.04%,居全市第一位,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对外开放,经开区走向“绚丽未来”
9月17日-18日,来自四大洲11个国家的24位国际商务代表,以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和河南省服装协会的专家齐聚经开区,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纺织服装行业交流活动,在经开区“走出去”“请进来”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经开区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定位,坚持“抢抓机遇引领开放”“打造平台助推开放”“优化服务加速开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走向越来越绚丽多彩的未来。
把握发展大势,积极谋划,多方协调,开放对接,努力搭乘“一带一路”建设快车,找准在“郑新深度融合”发展中定位,于去年3月28日开通中欧班列(新乡号),按照河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副中心节点定位,打通河南豫北及周边省份区域至中亚各国的铁路物流通道,成为与郑州中欧班列一体两翼、错位发展的“丝绸之路”大通道。
自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95列,总货运量超过10万吨。随着海关查验设施的不断完善,今年3月份,顺利开行回程班列,成功实现“重去重回”。目前,正积极拓展中欧班列“新乡号”新的贸易线路,打通东向出海新通道,形成东西贯通物流贸易新格局,使经开区、新乡市拥有更多“国际范儿”。
积极融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开放创新战略大格局,借势郑州航空港与中欧班列(新乡号),着力打造集保税物流、出口加工和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综合保税区。启动综保区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和申报工作,保税仓库和陆港跨境大厦动工建设,海关监管查验中心已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开始运行。加快发展以进口商品仓储、分拨配送、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覆盖中部6省的宝马汽车和覆盖华中地区的忠旺铝材大宗商品分拨基地,以及申通快递豫北中心运营良好。同时,实施本土企业“走出去”战略,帮助支持新乡化纤、护神特种织物等域外“拓土合作”,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