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信息港小镇成功命名省级特色小镇!萧山开发区引萧融杭,助力接轨长三角

   2019-09-29 杭州日报
38
核心提示:不久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商务厅评为2018年度对外贸易十强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度利用外资十强经济

不久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商务厅评为2018年度对外贸易十强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度利用外资十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荣获浙江省2018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单位殊荣。

QQ截图20190929112943.jpg

  图片来源: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仅29岁的开发区喜讯不断。

在刚刚闭幕的全省重大项目暨特色小镇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省长袁家军亲自为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授牌,萧山信息港小镇成为萧山区首家正式命名的省级特色小镇。

向着高能级湾区平台的目标阔步前行,如今的开发区已累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家,去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79亿元,是萧山制造业发展的“领头雁”。

一个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相配套的工业新城区正引领着萧山深度融杭,助力杭州接轨长三角。

“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

产业的生态圈

从2016年成功申报第二批省级优秀特色创建小镇开始,信息港小镇从一个科技型企业培育孵化器,踏上了“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蜕变之路。

2016年到2018年三年创建期,信息港小镇先后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3A级旅游景区、省级优秀特色创建小镇等称号;2016-2018年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29.73亿元,占比81.34%,税收则由2016年2.16亿元快速增长到2018年13.2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0亿元。

用信息港小镇镇长傅晓军的话来说,从科技孵化器变为特色小镇,最大的升级就是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让这里成了近2万名海内外创业者的第二个家。

产业“特”而“强”。5家独角兽企业、14家上市企业、41家估值超亿元企业、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落地,强有力地带动信息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集聚发展,一个以数字经济为特色产业主导的创新高地已然诞生。其中,以微医集团、歌礼生物等为龙头的中国智慧健康谷,以科大讯飞、一知智科等为龙头的中国人工智能谷,以博信智联、小强停车等为龙头的中国智慧交通谷正不断涌入着新鲜力量,信息港小镇一个“智汇港”+X个“智慧谷”的产业形态已具规模,而以微软云、湾区孵化器为代表的专业创新孵化平台相继落地,更为小镇高质资源、高端人才的集聚增添了新的动力。

环境“优”而“美”。围绕环境生态,信息港小镇于去年成功创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信息港公园、银杏大道、院士林等兼具人文、自然、科技等元素的环境生态圈,让创业者每天体验在景区工作的愉悦感。

配套“细”而“全”。小镇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服务大厅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智能医务室、新华书店、网易严选等生活配套样样俱全,信息港幼儿园、开发区市三医院、地铁7号线等公共服务配套日渐完善,一个集创业、健康、教育、出行等场景为一体的未来社区式特色小镇已然诞生。

作为2014年入驻信息港小镇的首批企业之一,微医与信息港小镇共同成长。从最初的一层,到信息港二期的一幢楼,至如今规划中146亩的国际医学中心,微医在短短五年内,成长为估值超55亿美元,团队扩容十倍的医疗科技独角兽企业,全球排名第一,被业内称为“医疗界的亚马逊”。

“龙头企业来了以后,最关键的是它还能带动形成产业的生态圈。继微医之后,歌礼生物带来了新药研发,广科安德带来了癌症诊疗,可以说,信息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已逐渐形成。”傅晓军说,“同时,开发区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支撑,引导优质的项目落户信息港。”

未来三年,信息港小镇还将争取新增100亿税收、100亿投资、100万平方米建筑,新增100家国家高新企业、1000家数字经济小微企业。这是信息港小镇为未来绘制的一幅宏伟蓝图,也无疑是开发区未来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海纳百川”的发展模式

创新的试验田

信息港小镇半年度税收破10亿元,同比增长51%。这样一则喜讯,让信息港小镇向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半年度成绩单。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信息港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在全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前,信息港的服务提升思想已经萌芽。2015年下半年,信息港小镇就开始着手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将党务、政务、商务、社务四务一体化,“零距离”的“一站式”服务的理念由此生根。同时,在信息港党委领导下,小镇“1+X”党建带群建格局聚力而生,通过群团组织联建、平台阵地联创、优质服务联享、品牌活动联办等方式,为小镇创业者带来了工资集体协商、精英交友会、3V3篮球赛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创业者的幸福感。

而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也是信息港小镇为开发区探索发展新模式迈出的又一步。这一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也赋予了信息港一期至七期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其中三期、四期、五期体现尤为鲜明。

据介绍,信息港三期创新引入了民营资本进行建设,打造了包括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人才公寓等一系列创业创新配套;信息港四期、五期为开发区收购旧厂房改造,其中四期已打造成为跨境电商产业园,五期则协同小镇两家行业头部企业,打造中国场景科技谷与中国智慧家居谷,当前开发区正与浙大合作,将中国场景科技谷作为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启动空间,开辟成为新的创新载体。

在做好载体建设的同时,信息港小镇还通过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创新孵化平台,依托各平台资源优势,与小镇共同合作、协同招商,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这是信息港在打造萧山创业创新集聚高地的又一探索。

这之中,就不得不提到成立不到两年的湾区孵化器。上个月,湾区孵化器成功获评浙江省省级众创空间,实现一年一突破。“如今,小镇已有41家估值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其中有七家企业就是湾区孵化器帮我们引进的。”傅晓军说,“而目前,像湾区一般的知名创新孵化平台,我们还集聚了微软云暨移动计划孵化器、网易联合创新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光谷创业咖啡小米生态链孵化器等11家,其中就有今年新认定的三家市级众创空间及一家市级孵化器。”

无论是让头部企业参与载体建设,还是集聚优质平台协同招商,这些不同“版本”的模式日益完善后,还有望向其他产业平台进行推广复制,引领萧山经济进入发展新时代。

“双管齐下”的空间拓展

未来的新蓝图

向着高能级产业平台冲刺的开发区,已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动能。万象聚能城项目、Wish中国项目、博信智联等一批批优质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产业空间的不足,成了一直困扰开发区的难题。

当然,开发区也在努力开拓空间,打造资源新洼地。

“发挥信息港产业溢出效应,以信息港空间扩容为抓手,为产业发展开辟更多的创新空间。”今年以来,“扩容”工作正在小镇3.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推进,信息港六期、七期、湾区数字公园、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建设正不断“加速度”中。

今年3月,信息港六期南区块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工,8月,南区块7个钢结构单体已全部结顶,外立面幕墙已完成50%,比原计划提前25天,将“快字当头”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项目在去年12月获立项批复,我们马上就开始办理开工的审批手续,并在桩基基本完成前申领了施工许可证。”开发区国土规划局建设科科长王虹波介绍道。

杭州湾信息港六期项目是开发区针对信息港当前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拓展,总用地面积约6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分期实施。而在南区块加速建设的同时,北区块也将在近期完成EPC招标。

与信息港六期相隔不到百米的地方,信息港七期也已完成设计招投标工作,进入方案深化阶段。为了能更快地开辟空间,七期将分期进行、滚动开发,首期计划于在今年年底前开工。

在积极建设新载体的同时,开发区也通过“腾笼换鸟”,焕发传统工业厂房新生机,以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水平。湾区数字公园项目就是开发区通过“退二进三”旧厂房改造,“交付”给小镇明星创新孵化平台湾区孵化器运营管理,从而达到盘活存量空间的现实案例。项目预计于今年11月正式开园运营,计划打造成为萧山数字经济企业的又一集聚地。

今后的3年里,开发区计划投入80亿元,全面加快退二进三的步伐,为产业腾空间,为城市出形象。同时,开发区还在加快实施对287亩地块的收储,为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打基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