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余杭开发区:挺起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2019-10-11 余杭开发区
43
核心提示:“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引擎一起转’,为杭州发展提供源源不断

“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引擎一起转’,为杭州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在9月20日举行的杭州市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的讲话言犹在耳。

如何发展制造业,要发展什么样的制造业?透过这场大会可以看到,杭州已擘画出全市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清晰“路线图”。

继杭州市大会之后,余杭紧跟其上,同样以一场高规格的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大会,为企业家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余杭吹响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集结号。

而作为余杭乃至杭州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天也有大动作——

在余杭大剧院内,余杭开发区举行“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大会,全面贯彻落实杭州市、余杭区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勇挑余杭“东部崛起”担当,建设“未来智造城”,加快推进新时代开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余杭开发区这位二十多岁的“弄潮儿”拥有着舍我其谁的勇气和责无旁贷的决心,在新时代下主动扛起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平台的使命担当,敢于正视当前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动融入新趋势、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并不断增强发展的定力和信心,切实以“头雁”姿态、“排头兵”标准,全面落实“新制造业计划”,用实际行动来助推杭州制造业的腾飞。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巧妙融合“未来智造城”初露峥嵘

从低端走向高端、从粗放转变为精密、从劳动密集型发展成技术密集型……历经26年的发展,余杭开发区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探索,把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招大招强,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发展新业态。

余杭开发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如今,在76.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已经培育出了老板电器、贝达药业、春风动力、西奥电梯、东华链条、铁流股份、微光电子、诺贝尔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此外还有皓阳生物、华临绿建等创新型企业也在这里扎根成长。

目前,余杭开发区集聚规模企业28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上市企业11家。同时还拥有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企业是产业的主心骨,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余杭开发区深谙这个道理,于是在这方希望的土地上,“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身影到处都是,这不光光是一句口号,开发区人更是将“服务”二字深深植入发展肌理。

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时代背景下,余杭开发区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以“智能”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互联网+、企业上云等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数据中心、行业大数据中心,做大做强“产业数字化”,积极开创制造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下,互联网赋能下的“制造”已迈向“智造”新时代,在余杭开发区这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途上也已经“诞生”许多领先者。

比如,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基地,成功打通智能生产、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一体链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数据管理全覆盖;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制造业和互联网发展,全面开展车联网平台、消费者终端定制系统开发,打造规模化定制的特种车辆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个性化定制生产效率提高35%;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则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北斗星智慧服务系统”,从设计、管理、制造到服务,正在努力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你可能想不到,西奥现在造一部电梯只需6天时间……

近些年,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余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还在不断加快。

就拿今年来说,余杭开发区已经完成首批100家重点企业数字化排摸工作,接下来还将对欧伦电气、倍仕得、勇电照明、中大元通等43家有数字化改造需求的企业,开展深度调研和方案设计。同时将全力推进普利、迅犀、伊丝顿、运达等13个杭州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重点攻关;推进天地数码等22个市工厂物联网项目创建;加快春风动力等重点骨干企业无人车间建设。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局局长王永忠说:“除了要在企业方面做足革新技术这篇大文章,开发区还将从拓宽改造渠道上提升产业数字化,加强与数字工程服务机构联盟,做好‘产业数字化’和‘服务型制造’双推进。”据了解,目前余杭开发区已与工信部电子五所、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浙江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等15家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同时还积极搭建学习“桥梁”,组织企业参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培训和智能制造主题沙龙等活动。

春江水暖,先行者知。如今再看余杭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生产智能化改造,尝到了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品质提高的“甜头”,这些人们以为的“老产业”正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向世人证明新时代下制造业也有发展新路子,并且以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把人们的思想从“制造业过时论”“制造业低效论”“制造业低端论”的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

今年1-9月,余杭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4%。

这意味着,余杭开发区推进产业数字化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稳步增长,而从另一个维度来说,这个数字也反映了开发区领军企业“一马当先”,制造业中小企业“万马奔腾”的发展图景。

“抓四大提四度强三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余杭开发区毅然脱下“绅士”外套,披上“战士”的盔甲,在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征途中砥砺前行。对于如何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帮助辖区企业打好漂亮的翻身仗,余杭开发区早已绘制好一份“作战图”——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余杭开发区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围绕“增总量、优存量、促增量、提质量”目标,具体做好“443”(即“抓四大提四度强三力”),全力推进开发区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始终不渝抓“四大”

提升首位度,建设大平台。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以及国家级开发区的体制机制等优势,编制实施新一轮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确保到2025年,余杭开发区作为全市和全区工业主平台的首位度和贡献度显著提升,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聚焦“2+1”,培育大产业。全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地标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家纺布艺行业改造提升。力争到2025年,打造形成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家纺布艺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紧盯大项目。在全力推动优必选机器人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加大项目谋划、引育和实施力度,力争从现在起到2025年,每年都有一个及以上投资额达到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的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

兼顾大中小,引育大企业。全面落实“鲲鹏计划”“凤凰计划”,到2025年,余杭开发区百亿元以上企业确保达到3家,50亿元以上企业力争达到8家,上市公司数量实现翻番,达到25家;全力实施“规上企业扶持计划”、“高新企业培育计划”和“小巨人计划”,力争到2025年,余杭开发区规上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实现四个翻番。

坚定不移提“四度”

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度。用足用好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全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等“金字招牌”,加快浙大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占余杭开发区制造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

着力提升资源集约度。聚焦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三块地”,全面开展工业用地挖潜增效和产业空间“五无”(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无财政贡献)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实施落后产能淘汰工程,加大技术改造和“腾笼换鸟”力度。在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的基础上,实施面向“大孵化器”的“创新论英雄”,确保余杭开发区各项亩均评价指标和各项创新资源利用水平全区领先。

着力提升两化融合度。继续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和“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全面探索实施“5G+工业互联网”专项工程,全力撬动重点行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确保到2025年,余杭开发区重点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黑灯工厂、无人车间、5G应用示范工厂(车间)等数量全市领先。

着力提升产城融合度。加快推进9平方公里中心区建设和老城区产业区块有机更新,构建“产业服务综合体+产业邻里中心”,打造10-15分钟“产业服务圈”;全力推进医院、学校、地铁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动余杭开发区由产业区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变。

全力以赴强“三力”

着力强化开放力。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产业园区联盟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贝达药业等一批平台型头部企业的资源整合集聚能力,着力打造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总部基地。

着力强化协同力。用足用好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全面深化区内和跨区域的产业平台协作,一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好、承接好、服务好区内其他平台(镇街)优质制造业项目,确保做到好项目不外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业空间“飞地模式”,以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为重点,布局拓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引育空间。

着力强化营商力。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开发运营模式;进一步强化政策创新,立足余杭开发区产业实际和发展阶段,突出重点,不断提升政策精准度和企业获得感;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以“最多跑一次”为统领,以“三服务”为载体,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向纵深,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