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苏州高新区提高站位狠抓落实 奋力走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前列

   2019-10-17 中国经济网
71
核心提示:苏州高新区于1992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2年9月,苏州市区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成立苏州高新

苏州高新区于1992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2年9月,苏州市区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成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和“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高新区行政区域面积223平方公里(不含水面),总人口9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万人;下辖2个镇、4个街道和浒墅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6.3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442.8亿元、增长6%;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34.4亿元、增长9.3%。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3.2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亿元、增长8.2%、税比达92.2%;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91亿元、增长1.8%。

高新区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10年(1992~2002年),以1992年获批国家级高新区为标志,是初创探索、奠定基础的十年。这一时期,通过强有力的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其中出口额占江苏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投资额及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国高新区前3位,是全国高新区的一面旗帜。第二个10年(2002~2012年),以2002年区划调整为标志,是扩面发展、再次创业的十年。这一时期,高新区以占苏州2.5%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出整个苏州近10%的经济总量,逐渐成为苏州市“东园西区”的“重要一极”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缩影”。第三个10年(2012年至今),以2012年区行政中心西移为标志。这一时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苏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先后获批全国首家创业投资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2019年8月13日,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吴新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当前高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迈坎的关键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阶段性关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非常规关口和中美经贸摩擦引发的外部冲击关口,每个关口都是重大挑战。但同时也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也给我们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既面临乘势而上、补齐短板、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也面临被动应对、错失良机、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对此,区工委提出了打造“四个新高地”,分别是高端产业新高地、创新融合新高地、营商环境新高地和生态宜居新高地,准确而言,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四个新高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是发展的目标,后一个是民生的目标,即通过产业、创新等领域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宜居的高品质生活,更好的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看来,“四个新高地”的建设正处于爬坡迈坎的关键阶段。

为此,苏州高新区将着力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苏州高新区将贯彻落实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全方位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辐射,打造区域内高端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产业发展高地。高水平集聚创新要素,聚焦院士、学科带头人、领军型企业家等战略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安居“金巢工程”,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高标准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高质量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围绕本土企业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迫切诉求,建立技术应用转化清单,探索财政资金从事前补贴转为事后激励,发挥对大院大所的激励机制。

二是精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加大培育力度。力争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超1500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倍增、医疗器械产业年均增速30%以上。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实施“5G+工业互联网”战略,加快苏州智能工业融合发展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科技、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业,争创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金融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体制改革,今年,苏州高新区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促进中心(招商中心),专门服务于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通过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产业园、科技园、总部园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在科技金融、政策支撑、政务服务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新高地。继续保持精简高效的机制体制优势,加强制度创新,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服务保障,着力发挥好区领导挂钩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作用,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加大项目统筹推进力度。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筹建狮山商务创新区建设,在科技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发展、市场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的一揽子探索。

四是全力以赴提升民生福祉。让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美丽,充分发挥依山滨湖、山水相融的生态优势,突出抓好绿地、绿道、绿廊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丰富城市内涵,擦亮“秀美山水 智汇高新”的招牌。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富民,进一步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解决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区域环境秩序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力度,加强与上海优质医疗机构的合作,探索推进实现“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