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排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聚焦医改重点,积极创新模式,强力推进改革任务,医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夯实医改基础。健全领导机制,围绕医改总体目标,调整充实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任成员,统筹推进医改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宣传机制,通过网络、电子屏、宣传页、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媒介形式营造医改氛围,实现所有村居全覆盖,累计印发宣传页10000余份,各街道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次,群众对医改意义、疾病防治、科学就医等方面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细化监督机制,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考核占比达到15%;对国家、省市关于医改的方针政策,每半年开展1次检查督导,确保医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深化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按照改革要求,成立开发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方案》,于2016年6月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立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首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共设理事9名、监事3人,建立起更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根据人才发展规划与需求,分批次公开引进了高层次人才11人、紧缺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0人。保障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确保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灵活高效。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基础,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比例,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推行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制度改革,将医院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水平等挂钩。建立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指标,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效率明显提升。
三、政府兜底保障群众就医降费减负。一是医药分开落地见效。自2016年7月1日起,开发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全面下调,区人民医院、街道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其中,大型设备检查CT、磁共振(MRI)降价15%,总药占比降低到30%以下,医院平均住院日缩短至7.74天,极大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看病费用。二是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12大类,财政人均补助提高到60元。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4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3.40%,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1.25%。三是创新实施分类付费。区人民医院实行部分病种按病种付费,其余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其中白内障免费、产科单胎顺产和计划性剖宫产定额收费。群众就医价格更加公开透明,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
四、实施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积极探索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模式和“双向转诊”服务体系,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一是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在与市人民医院组建医联体的基础上,建立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街道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服务共同体,建立医疗团队20个100人,每年选派1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街道卫生院坐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三街道卫生院在加快推进基本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全部设立“国医堂”,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就医服务。全面推进村居卫生室基本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64个村居卫生室全部达标,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全面实施区、街道、村居三级一体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90%,签约服务覆盖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障碍、孕产妇、儿童等人群,有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理念和模式,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达到88%。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