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一届十次全会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2019年第四次工作会议于2019年12月6日召开。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举全区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奋勇争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黄埔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若干措施的行动方案》《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关于建立健全抓落实制度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广州知识城学习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行动的意见》《广州科学城“五年大变化”行动方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我区将把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贯穿其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黄埔样板。
推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展现黄埔作为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愿景的召唤下,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区位优势,主动担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闯将”。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我区将强化区域协同,在推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展现黄埔作为。
坚持发展政策同创,携手共建全球投资最佳地。积极借鉴“制度创新+”模式,复制推广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人才管理创新等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共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地,推动制度创新成果共建共享共创。推动前海湾保税港区、西部港口与广州保税区联动发展,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协同开展投资贸易、现代金融、知识产权、生物医药等领域制度创新。
坚持产业体系同链,携手共建产业协同先行地。重点与宝安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先行先试地,依托我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宝安工业企业集聚优势,建立产业共链、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链上共同体”,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区块链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深圳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建设广州知识城国际数字经济枢纽,建设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加速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
坚持科技走廊同建,携手共建科技创新策源地。与光明区打造生命科学成果协同转化新高地,唱响创新发展“双城记”。积极推动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加速广州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共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联合鹏城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坚,协同建成全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强广州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
坚持区域发展同行,携手共建“一核一带一区”示范地。深化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度合作先导区。大力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学习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和建设经验,高水平推进广清“一区三园”建设,全力做好清远阳山县对口帮扶工作。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体现黄埔担当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我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小企业办大事能力显著提升,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焕发活力,外资企业竞相涌入,产业建设捷报频传,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上市企业总数等指标居全国开发区第一。今年11月,广州开发区获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成为本年度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机构,也是全球3家获此奖项的机构之一。
我区将发挥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全力建设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示范区,加速创新提升,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体现黄埔担当。
激发开放创新活力。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不断增强和展现“窗口”魅力。探索自由贸易模式,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学习借鉴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与自由贸易融合互动,推动广州知识城纳入自贸区扩区范围,争取国家综合保税区试点。聚焦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突出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优势。拓展利用外资外贸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示范区。
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发挥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持续下好政策红利“及时雨”,创建中小企业融资特区,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积极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原始创新,加快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重点科研机构、一流重大创新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深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率先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业生态,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释放制度创新动力。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规则制度再优化,积极承接好省下放的11项管理权限、17项支持事项,健全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规则衔接再突破,大力推行“埔港通”“埔澳通”,创建港澳及国际投资者创新创业创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率先形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商环境。政策供给再深化,持续优化“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政策兑现”等改革品牌,推出“金镶玉”政策2.0版,再次引领全国产业发展风潮。
“四区四中心+一区一园”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加速创新提升,离不开平台载体。会议透露,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进一步提升“四区四中心+一区一园”发展平台,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知识城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城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重要指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力对标深圳率先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聚力打造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价值创新园,将九龙湖环湖总部经济带打造成为城市核心、生态绿心、市民活动中心,打造广东转型升级样板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学城要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智造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城要“实现五年大变化”殷殷嘱托,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建设科学大道—开创大道—香雪大道新经济走廊、总部经济带,建设科技创新集聚带和先进制造业提升带,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助力广州在综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
我区将着力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加快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应用推广示范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科学仪器、氢燃料电池等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建设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示范项目,推动人工智能与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创新。
黄埔港要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发挥黄埔港“古港”“良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影响力,传承千年海丝文明,加速建设高端港口经济。创新“区块链+贸易”新模式,建设数字化贸易平台,探索发展离岸贸易,建设黄埔港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助力广州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上出新出彩。生物岛要建设成为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创新生物岛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管委会+公司化”运营模式,打造创新提升、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微样板。创新药品注册和医疗器械审批制度,开设药品管理审批粤港澳绿色通道,探索粤港澳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一体化模式,建设生物岛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
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要建设成为穗港合作新标杆。探索开展企业所得税、关税优惠、便利通关等试点,组建穗港产业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穗港联合科技创新,促进穗港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湾区通”工程,加快建设穗港澳出入境大楼、游艇自由行码头、直升机客运站,把“一区一园”打造成为对接港澳的前哨。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贡献黄埔效能
深化党建制度改革,率先建立“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出台“城市更新10条”,获批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凭借较高的居民幸福指数,在100个城市样本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称号......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
聚焦机制创新,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贡献黄埔效能。我区将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以制度建设提升发展高度、治理温度。
完善功能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机制。发挥功能区精简高效、灵活实用的先天优势,集聚行政区制度先行、管理集成的稳定优势,推动功能区与行政区深度融合、交相辉映,在高效治理中进一步迸发发展活力、改革定力、创新动力。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聚焦“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化,高质量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机构职能更加优化协同高效。扎实推进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力量,完善镇街权责清单,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提高法治黄埔建设水平,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力量建设,完善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优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品牌,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做到党群联心、民情联网、社会联动。
完善人民福祉长效机制。织密兜牢民生“网底”,从制度上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引进名师名校,落实好“教育十条”,新建、改扩建黄埔军校小学、铁英中学等中小学,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打响“孩子读书到黄埔去”品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居民就医便利化水平。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等8家医院,打造国际一流专科,实现病有良医。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实施“万里碧道”工程,坚决打赢蓝天、绿水、净土攻坚战。
我区将深度对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通开放大道、创新大道、人才大道等交通大动脉,推动从埔高速等高快速路建设,建设麻涌、化龙等过江隧道。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完成茅岗首期安置区、华南国际港航中心二期等24个项目,加快推进火村、笔村等28个项目。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时代红色文化中心建设,扩大“黄埔军校”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推进南海神庙参与海丝申遗,提升黄埔马拉松品牌效应,做强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