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正式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东北部,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开发区,用17年时间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发展乐章,一跃成为“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佳园区”、“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园区”。这正是伟大祖国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的一个小小缩影。
她,就是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全国软件企业龙头华为云计算项目在这里落户、全国最大二手车平台瓜子二手车直卖网运营中心在这里“安营扎寨”、全国首个上市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在这里“抢滩登陆”、安徽省首个跨境孵化基地在这里揭牌运营、销量全国第二的知名家具企业志邦厨柜在这里成功登陆主板……庐阳经开区,十七载风雨兼程,一路引吭高歌,已然蝶变为“大产业”集聚、“大平台”引领、“大服务”护航的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建设“新样板”、产城融合的和谐宜居之地。
产城融合 构建产业人文共生空间
2019年6月27日上午,合肥市体量、藏书最大的城市阅读空间--坐落于庐阳经开区内的菱湖悦书房正式对外开放。
“之所以把城市阅读空间建在公园,是为了让阅读与自然相融,静谧的环境,更能让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周围创业园区和居民生活小区林立,可以普惠更多的企业职工和居民。”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菱湖悦书房不仅提供集借书、购书、看书“三位一体”的基本服务,同时具备双创空间、阅读分享沙龙、市民小剧场、四点半学校、便民服务点等特色服务功能,目前每天阅读、购买或借阅人流量在500人次以上。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近年来庐阳经开区所做的一系列探索,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增强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正逐渐完善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呈现出一幕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和谐安居蓝图。
数据更具说服力。按照“改造、提升、拓展、繁荣”的发展思路,自2002年起至今,庐阳经开区大力推进市政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设园区道路42公里,形成了6纵11横道路网络框架;主干道实行道路“白加黑”改造,提升园区道路承载力。“干在厂里、住在市里,早出晚归,疲于奔波。”时间倒退至16年,刚建成不久的庐阳产业园带给企业员工的生活体验莫过于此。产业园建成后,除了喜迁新居的“原住民”,企业的次第落户带来了大量员工在此工作。然而,由于当时的园区商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依然非常薄弱,“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占据主流。
“当时很多企业员工把房子租在长丰县或是城区,孩子放在老城区的学校里入园以及读书,尽管距离不远,但是相邻区域一条线两片天的状况不仅为已入驻企业的员工生活带来不便,也成为园区进一步招大引强的现实障碍。”庐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配套生活环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庐阳老城教育资源领先全省,教育资源优势率先辐射到经开区,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吃下了定心丸。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南门小学皇家恒盛花园分校、四十五中分校、宿州路幼儿园分校、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等次第建成,让经开区产城融合的内涵开始不再局限于高楼和道路等硬件条件。
医疗方面,林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让居民有了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医联体”等庐阳区在全省先试先行的基层医疗服务让庐阳经开区的群众同老城区居民同时享受到辖区优质的医疗资源。2017年起,该中心还针对辖区内的建筑工人,设计推出了专门的家庭医生服务包,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010年,秋浦书院的落成,让这里吸引了全市甚至全省的“文化人”。这方两万余平方米的天地是合肥地区弘扬国学知识的最大书院。书院开展的礼圣、古琴教育和演奏、经典诵读、七夕茶会、素食、雅集等活动将让市民在体验传统文化中放下、放松、放开、感受返璞归真--人文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庐阳经开区所扮演的角色,甚至逐渐由追赶转变为了引领。
文化中的人群,是和谐的人群。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的庐阳经开区在社会管理上同时辅以各项贴心服务,编织出群众生活触手可及的便利网络--软环境的提升让这里的“原住民”变成了“新市民”,让企业的员工有了归属感,并吸引了来自全市、全省的新居民“筑巢来栖”--庐阳的产城融合,为庐阳高技术服务业的继续腾跃画出了和谐发展的背景色。
破茧化蝶 小园区集聚“大产业”
2017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庐阳工业区更名为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看似简单的名称变化,却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一扇通往更高层级的‘机会之门’已为首善敞开,庐阳迎来了引领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发展的崭新时代。”相关负责人称。
作为全市可利用面积最小的省级开发区,这个昔日以印刷包装、电工电气、金属加工等低端产业见长的小园区,何以凤凰涅槃,吸引众多具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抢滩登陆,迈上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快车道”?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产业转型是庐阳“化茧成蝶”的不二法门。近年来,庐阳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闯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把高技术服务业上升为“1341”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果断“腾笼换鸟”,以小园区集聚“大产业”,剑指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
乘着“大产业”集聚发展的东风,首善振兴“如虎添翼”。瞄准前沿科技,该区进一步明晰了大数据、大健康、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以华为云计算、景行科技、恒烁半导体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以迪安诊断、安龙基因等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以太泽透平、云媒信息、蓝石科技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以志邦厨柜、大恒能源、奥瑞数控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4大“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以大数据产业为例,全国最大二手车直卖网瓜子二手车全国运营中心服务覆盖30个省市逾200个城市,每天数据业务处理量达60000条;慧图软件每天涌入全国路况数据10万余条,广泛应用于各大地图软件……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近50个,涉及工业制造、气象环境、地质勘探、商贸生活等诸多领域。除大数据产业外,大健康、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产业方兴未艾,成百上千个高技术服务企业正以风起云涌之势在首善热土放飞梦想、展翅翱翔,成为首善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破茧成蝶,亮丽的成绩单诠释着“小园区”到“大产业”的华丽转身:在这个建成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庐阳经开区内,实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0.88亿元到2018年13.0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84.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的13家增长到2018年的65家,2019年上半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2019年上半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66%,进出口总额实现7718.7万美元,同比增长15.7%。税收总额由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亿元,增长108%。财政收入2015年的3.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7亿元,增长86%。
……庐阳经开区正书写着高技术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均增速领跑庐阳的新速度。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释放澎湃动力
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往往是党建最有力的阵地。庐阳经开区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红色引擎释放的澎湃动力--他们以红色党建为指引,以抓实“基层党建”、抓牢“非公党建”的方式,使全区“抓党建”和“促发展”统筹推进、相得益彰,建构筑了坚强“红色堡垒”。目前,庐阳经开区共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56家,非公企业共有党员945名,53名企业党员出资人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这就是这个全省面积最小的开发区交出的“红色成绩单”。
红色堡垒领航,庐阳经开区用红色党建燃起星星之火。在创智天地、中科大创新园、中辰创富电商园等,庐阳经开区成立由园区非公工委、总工会、社区党组织、非公企业以及物业等组成的党建共同体,统筹指导协调园区非公企业党的各项工作。目前,辐射园区企业240家。经开区选派18名党员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分片对35家非公企业指导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一花引来百花香,企业在党建中得到了甜头,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党组织就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只有把党建融入发展,才能提升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安徽联众印刷有限公司党支部于2007年建立,李海风就是党支部的一员。年龄不大的他已经有10年印刷行业从业经验了,看到他时,他正在指导18岁的虞强强在骑马装订联动机上做架帖。小虞是李海风带出来的第16个新人,由于技术熟练、性格憨厚、带新人有耐心,公司来了新同事一般都会带过来直接跟他后面学习。在李海风的悉心教导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虞强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线上成品书日均装订量由刚开始的2万本迅速提升到了6万本。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只是庐阳经开区党员“传帮带”的一个缩影,一个党员能带动很多人攻坚克难,带动企业发展。2018年12月22日,全省首家非公企业党校在合肥庐阳经开区揭牌成立。党校强化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初心唤醒、精神补钙。还开设了书记沙龙,由经验丰富的老书记和新任职的书记深入交流沟通;邀请党建专家上门指导,与企业支部书记面对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建领航,党的工作无处不在,党建始终融入企业发展,通过灵活多样的引资、引智模式,最大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技术、资本。”相关负责人介绍。
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谁掌握了科技创新,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展望未来,合肥庐阳经开区将着力构建智慧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产城融合、协同创新“五大示范基地”新模式,构筑智慧产业、数据产业、健康产业、电商产业和创新产业“4+X”产业发展体系,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到2020年,力争实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形成亿元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20家,为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建设领航。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