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着力改革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大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力度。2014年,湖北新增973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杰出青年9名,省杰出青年30名,省创新群体16个。
1、积极探索科技人才梯次培养链。通过国家和省级基础研究计划支持,逐步形成年青博士、杰出青年、创新团队以至973项目首席专家等科学合理、梯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以省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项目、省创新群体项目,支持培养不同阶段的人才成长,形成人才培养梯度。
2、统筹力量形成培养合力。整合项目申报单位资源,要求申报单位对基金人才项目类申请人的前期支持作为申报前提条件,并要求对立项支助的人才项目给予后期配套。主动与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对接。通过省基金计划面上项目培育获得国家基金进一步支持的人才,可以申报省杰青项目支持;在组织推荐国家973和973前期专项课题申报中,从省基金前期支持的优秀人才和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组织推荐,从更高的台阶加快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
3、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高地。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湖北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全省2/3以上的院士和国家杰青。如 在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三位院士带领下,依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其研究团队从1989年最初的10人,发展到了目前的78人,先后培养了2名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7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973首席科学家等一大批优秀人才,2014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为全国三个获奖团队之一。
目前,在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模式下,逐步形成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梯次培养科技人才新机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突出的科技人才。如武汉大学的汪晖领衔的省创新群体团队,通过联合攻关,研究团队所属的“药理学预毒理学”学科成功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跻身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领域“世界500强”行列。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肖文精教授,在省杰出青年项目资助下,开展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麦立强教授还获国家杰出青年项目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