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医药产业抢抓新机遇 重庆高新区蓄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0-03-20 重庆高新区
85
核心提示:年产2000吨的中药饮片中心投产,弥补中药配方颗粒空白的项目落地重庆高新区,打造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重庆

年产2000吨的中药饮片中心投产,弥补中药配方颗粒空白的项目落地重庆高新区,打造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的重庆中药创新孵化平台即将运行,“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

近几个月来,重庆高新区中医药产业喜讯不断,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地快速推进,一系列大健康产业链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跨步产业链服务圈

近日,位于中国中药(重庆)产业园的重庆天江一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江一方”)将与重庆市2-3家三甲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

“中医药发展不同于其他行业,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治未病、慢性病、康复调理乃至日常养生,但是患者在使用中药时最头疼的就是过程繁琐。”天江一方总经理陈淑锐表示,使用时涉及拆、泡、煎、煮等方法,而且排队拿药的也很折腾,从医院看完病到喝上药,往往至少都要耗费4、5个小时。

为了解决患者的这些烦恼,提供个性化、便捷化、一站式的中药服务,天江一方在重庆高新区和中国中药的支持下,即将开展“共享中药”智能配送项目,建立“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

今后患者在医院就诊后,选择配送中心代煎中药,即可回家轻松静候,短时间内即可服用到煎煮好的中药。

“运营这个项目,看好的是国家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和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减轻患者负担。”陈淑锐说,目前正在和医院洽谈,将会和2—3家三甲医院合作,一旦合作中心每天可煎煮2000多张处方。

而代煎的中药,从接方到配送环节全流程均采用的是‘数据追踪人工复核’完成,每一副药,在倒入专业化的中药加工设备进行煎煮前,都要通过扫码跟踪处方单,最后完成真空包装后,再由专业物流送到患者手中。

“共享中药”平台不仅为患者和医院提供从处方直接到汤药的一站式煎药配送服务体系,还为打造一条集重庆中药资源分中心、中药饮片生产中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心、共享中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圈助力。

除了天江一方外,重庆高新区的植恩药业也在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助力。

植恩药业将打造重庆中药创新孵化平台,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中药创新孵化平台,聚集100个以上的中药优势品种,建立国内领先的中药生产制造中心。

“我们将打造从立项评估、医疗机构制剂开发、创新药开发、药物警戒、大品种二次开发到自主知识产权聚集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平台。”植恩药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中药创新孵化平台的基础上,植恩药业还将建立非盈利性质的研发中心,为全市医院提供医疗机构制剂的合作开发和代加工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医药院校、医疗机构制剂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基地。

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只是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缩影,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打造“好管家”服务

筑巢引凤吸引生物医药企业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医药研发的孵化器、加速器,打造完整的技术研发平台。

2019年7月,重庆自创区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共享服务平台(生物医药方向)正式投用,该平台主要为重庆市内外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研发设计、临床评价、检验检测、资本对接、产业融合等涵盖产业全链条的共享服务。

研发共享平台充分叠加重庆国家自创区政策优势,紧密依托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资源集聚优势,通过“共享服务”模式,吸纳更多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建,构建政、产、学、研、金、孵等各方资源汇集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服务及共享体系。

重庆高新区还依托科学城产业创新(金凤)园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特色医疗器械产业、选择发展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创新孵化,构建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生物医药交易、配送物流中心,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即将投产的迈德凯医药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做“孤儿药”的医药公司,填补了生物医药链条上“孤儿药”研发生产的空白,之所以入驻科学城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与重庆高新区的良好配套不无关系。

“重庆高新区在2011年就被授予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再加上升级版打造,金凤区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未来科学城还会带来更多机遇,这也是我们选择重庆高新区的重要原因。”迈德凯医药负责人张起辉说。

在资金扶持方面,重庆高新区设立规模30亿元的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专项基金,上线“高新金服”等金融平台,成功试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

重庆高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专项基金是为了助推生物医药项目的落地、研发及产业化,解决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

除此之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高新区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设立了总规模百亿元的专项基金,投资创新药研发和生产。

除了公共配套服务外,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还协助企业创新科研成果的上报与转化,为企业争取研发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等政策扶持。而这些配套服务也在助力高新区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高端化药、现代中药、制药智能设备等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此外,重庆高新区还鼓励企业在园区设立研发基地,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并打造公共试验、公共检测、中试、动物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的配套体系,服务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机遇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重庆高新区作为双城建设的主阵地,将与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等多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向全国前列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迈进。

重庆高新区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涉及精准医疗、细胞免疫疗法、基因检测、大分子药物、中药配方颗粒、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此前已引入赛诺药业、植恩药业产业基地、中国中药、重医生命科技产业园等多个重点项目。

2019年10月12日,协议投资总额约242亿元的14个生物医药项目在科学城产业创新(金凤)园签约,涵盖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孵化、抗体和疫苗研发及生产、职业学院及三甲医院建设等领域。

这些项目的签约引进,将进一步壮大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助推重庆高新区建设全国前列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生命科学产业高地。

以此为契机,重庆高新区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以医工交叉为切入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与精准医疗,积极培育生物制药细分领域,以精准招商加快提升医药产业发展质量,聚集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建设精准生物医药、大分子药物、体外诊断试剂(IVD)三大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整合现有生物医药资源,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制药领域,建设生命科学研发基地,探索精准检测、精准医疗等前沿生命科学领域,成为全国前列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生命科学产业高地,以及大健康产业的聚集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