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诚信携手 融合共赢 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举行政银企对接会暨金融街揭幕仪式

   2020-04-30 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
41
核心提示:聚智谋发展,携手绘宏图。4月23日下午,开发区举行“诚信携手,融合共赢”政银企对接会暨金融街揭幕仪式,

聚智谋发展,携手绘宏图。4月23日下午,开发区举行“诚信携手,融合共赢”政银企对接会暨金融街揭幕仪式,现场签订合作协议、贷款授信协议等相关协议,并为金融街揭幕。省信用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岩、省信用再担保集团镇江分公司总经理吕舟等金融机构代表,市领导黄春年、黄万荣、赵立群、刘钢及开发区党工委全体领导出席活动。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丹阳市始终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倾心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拳打击非法金融行为,金融总量得到进一步扩张,运行质态得到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行业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政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渠道,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血脉相通、同频共振。

市长黄万荣在会上指出,开发区作为全市产业建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在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强区”道路的同时,高度重视金融的发展和稳定,以强有力的举措,积极应对、务实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在优化金融生态、金融服务实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政银企对接会的举办以及金融街的揭幕,不仅是开发区谱写发展之春的新篇章,也是全市呈现“冰消河开、疫散春来”的新气象,更是政银企“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合作多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必将为开发区“产业强区”之路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就进一步推动政银企联动合作,共绘丹阳市产业强市的宏伟蓝图,黄万荣希望广大金融机构能怀揣“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真心,进一步关心和支持丹阳市实体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好各项政策,统筹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特别是解决众多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实现金融业的持续壮大;开发区能怀揣“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恒心,扮演好“店小二”角色,搭建长效合作平台,为金融机构引荐更多优质项目,为优质企业推荐更多金融产品,推动金融资源与融资需求精准对接、结出硕果,营造银企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广大企业家能怀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决心,切实履行协议相关义务和责任,始终将一诺千金、诚信经营作为立身之本,有条件的企业要善于把握发展机遇、敢于抢抓改革红利,加快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裂变式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开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矛盾,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区与省信保集团合作推出了“园区保”。现场,省担保公司、省信保集团、兴业银行丹阳支行、丹阳农商银行、开发区党工委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丹阳农商银行与金丹阳酒业有限公司、江苏云阳药业有限公司分别签订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开发区园区保”贷款授信协议;兴业银行丹阳支行与江苏融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分别签订2000万元和500万元的“开发区园区保”贷款授信协议。此外,部分银行和企业签订了共计5.6亿元贷款授信协议。其中,工商银行丹阳支行与江苏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3000万元贷款授信协议,中国银行丹阳支行与江苏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1亿元贷款授信协议,农发行丹阳支行与市华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签订4亿元贷款授信协议,江南农商行丹阳支行与江苏富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3000万元贷款授信协议。

为扶持区内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开发区在全市成立了首支产业引导基金,为重大项目的招引和服务提供强大助力,同时设立首个军民融合发展子基金,促成了首个创投项目,打开基金招引项目新模式。会上,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与苏州海杨创投公司签订了丹阳深海投资基金协议。

会上,市领导黄春年、黄万荣、赵立群、刘钢,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束克之及金本控股集团董事长、金融街筹建负责人宗福林共同为位于汇金天地的金融街揭幕;光大银行丹阳支行、兴业银行丹阳支行、华夏银行丹阳支行签订了入驻金融街协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