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微分格落地物联网金融场景 山东北海经济开发区“存货变现”解决企业融资难

   2020-06-16 山东北海经济开发区
44
核心提示:日前,北海经济开发区物联网金融监管仓正式投入使用,微分格又一物联网金融项目正式落地,让企业库存资产得

日前,北海经济开发区物联网金融监管仓正式投入使用,微分格又一物联网金融项目正式落地,让企业库存资产得以盘活,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企业生产发展对流动资金需求大,中小企业因缺少固定资产与担保等原因,只能申请信用贷款,受成本、额度与期限限制,常常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除了规模小、信息不对称、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稳定高效的不动产融资服务。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功率低等原因,造成很多企业库存积压问题。中小企业无土地、没房产、缺背景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微分格提供存货(仓单)质押融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技术角度支持客户开展金属存货(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搭建起桥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盘活企业库存,增加企业融资渠道,让“动产真正动起来”。

微分格物联网金融监管平台包含“金融监管仓”、“云仓监管子系统”、“仓单交易子系统”、“风控大屏子系统”、 “小程序”五个关键子系统。该平台基于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风控、物联网金融云”,搭建仓单质押融资平台。依据质押货物的特性配套智能风控设备,集成“安全类”智能风控硬件,实现设备边缘风控能力,通过加强质押物的实体感知、精确定位、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反欺诈等手段,实现仓单质押的智能化感知、全流程追踪管理,标准化监管与作业。解决监管“不可见、水平低、人为因素复杂”等痛点,实现从物理世界和信用世界两个层面监管和相互印证,真正实现“物信合一”。微分格与客户、资金方一起,推动物信合一的授信模式,加速金融风控变革,促进线下金融线上化,将主观信用变为客观信用、将事后追踪变为事先预防,打造实时可控的交易模式、金融与实体融合的生态模式。

北海经济开发区物联网金融监管平台项目中,运营监管方与铝锭生产企业已达成合作,给企业补充流动资金,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和多家银行合作;与铝谷现货交易中心对接,实现仓单线上交易流转;加入“全国可流转仓单体系”积极拓展业务,特别是在铝产品、农产品等领域,真正盘活存货,盘活企业资金。

据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专家估算,中国的存货总量在100万亿左右,中国各类型存货融资量的年度发生额在5-8万亿之间,融资率极低、市场缺口巨大,科技是解决存货(仓单)融资发展困局的关键钥匙。存货(仓单)融资是100万亿的大市场。

目前为止,微分格存货(仓单)融资平台已覆盖铝材、钢材、农产品等领域,实现“多品多仓”, 在国家级自贸区、经开区等多场景下实现仓单风控能力和融资能力,致力于打造满足资金方风控要求的金融监管仓,包括仓库智能化改造,面向资产监管的云仓服务,提供一站式存货(仓单)融资技术解决方案。后续将持续以大型示范项目为契机,积累存货(仓单)融资领域运营经验,加强产融大数据运营能力,探索科技方、资产方、资金方、监管方等联合运营模式。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对供应链的全链条构建能力上,由于仓储与货物的物理属性,存货(仓单)融资将会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环节,从“仓和货”出发,并通过科技手段,将仓库“货物”变成“数据”,“数据”变成可融资的“资产”。在存货(仓单)融资实施过程中,将体现在三方面核心价值,包括重塑仓单数字信用、强化仓单智能风控、加速全国可流程仓单体系。

微分格将立志着眼未来的物联网金融及客观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使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和5G等新型技术,完善基于物联网与区块链的金属存货(仓单)融资平台,让传感器成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使虚拟世界的信息征信和物理世界的客观征信合二为一,并参与全国可流转仓单体系建设,实现金融科技赋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中国的存货(仓单)融资缺口巨大,随着数字信用体系、智能风控体系、仓单体系的逐步完善,存货(仓单)融资市场前景异常广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