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9月,200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8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筹),将其整体并入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保留“合肥上海产业园”牌子。同年6月,肥东县政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7〕98号)精神,决定将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委托由肥东经济开发区管理,目前整体规划面积24.26平方公里。
“合肥上海产业园”是合肥市与上海市“双城合作”的重要载体平台。在区位交通、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能,是合肥市东向发展的新平台、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历经18年的发展,肥东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产城融合程度较高,投资潜力优势明显。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以海源机械、春华起重、中原内配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新希望白帝乳业、乐锦记食品、天美食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普洛斯、深国际、永辉物流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其中:物流基地承担着合肥地区70%的快递物流分拨业务,是全省重要的冷链物流基地、全省邮政速递物流处理中心。
今年以来,面临新冠肺炎对经济带来的冲击,为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肥东经济开发区将2020年定为“为企服务基础年”,构建“精准、便捷、高效”的常态化企业服务管理体系。同时,以跨越发展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狠抓招商引资,推动双城合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统筹、强保障,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划片包干,当好指导员。将园区划分18个片区,由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负责,抽调专人,全程指导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截至2月29日,所有“四上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二是倾斜措施,当好勤务员。将人力、物力、精力、财力向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倾斜。高贝斯、洁尔、汉德贝尔、精诚无纺布、亚太日化等12家企业承担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疫情物资保障。其中:高贝斯贡献了32.8万件防护服,占全省份额的73.4%,汉德贝尔提供了100多台口罩机,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夯实细节,当好服务员。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护用品需求,鼓励企业间互帮互济。疫情期间,为园区内企业调配口罩16.8万个,发放帐篷30个,防疫手册3000册,各类宣传标语1000余条。通过本地挖潜、余缺调剂、组织见习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为光阵光电、恒新基、高贝斯等公司协调近200名员工。
二、抓龙头,促转型,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围绕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市场—企业—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路径,多途径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扎堆发展。新签约总投资额192亿元的中铁(合肥)新型轨道交通和智能制造产业总部项目。进一步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业体系,助力一批本土企业扩产扩能,技术升级,提升开发区铸造、装备零部件加工、工程装备整机生产等关键环节的研制能力。同时,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以华夏幸福机器人小镇为平台和抓手,重点发展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等细分环节,复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打造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小镇完成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约92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1个,在建项目6个。
三、轻量化、深融合,加快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国(肥东)互联网生态产业园刚刚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近期又启动“研学游生态中心”项目。重点着眼于家电与农品产业矩阵建设、互联网人才引进与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中小企业孵化能力建设五大方向。同时,联合阿里巴巴,强力开展“农村淘宝”项目建设,依托菜鸟物流的优质资源,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带动工业品下乡、促进农产品进城。在服务业方面以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高端化为导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平台的“双提升”,力争皖信人力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优化资本要素服务,做深价值链、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促宝葫芦信息成为全国第一家档案信息化挂牌上市企业。
四、高标准、高起点,加快合肥上海产业园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建设是肥东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备受全县人民的期待!肥东经济开发区将2020年作为合肥上海产业园建设的基础年,决心在新的空间上大展手脚。目前,全区已启动东方大道、岱河路、白马山路、关井路等18个重点基础设施的设计、招标和施工。中铁合肥新型交通、民商物联网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今年1-5月份,全区165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0.4%;72家限上批零及住餐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7亿元,同比增长19.1%;26家规上服务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5.9%;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0.75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