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江苏镇江京口经济开发区:关于对“镇江跑起来,开发区怎么干?”的思考

   2020-07-13 江苏镇江京口经济开发区
49
核心提示:一、开发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由邓

一、开发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由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提出建立的。自建立以来,开发区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初期是以工业园区为特点,加工制造业集中,土地开发型为主的创业探索阶段(1984-1991);随后向功能园区的特点转换,进入以现代制造业集聚,综合开发型为主的拓展成长阶段(1992-2002);在此基础上,开发区迈入优化提升阶段(2003-2012),这一时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产业服务型为主的科技产业园区;从2012年至今,开发区向着产城融合新区的方向大力发展,体现出全产业链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科技引领下的产城融合型的鲜明特征。纵观3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发区坚持发展不动摇,求新求变不停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但从镇江的现实看,当前制约开发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因素还不少,主要表现在:宏观形势上,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国际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区域发展上,统筹协同发展欠缺,各开发区还不能形成资源互补、横向协作的协同发展关系,规划编制上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高、大、全”,项目招引时往往出现同一项目主体跨界比价要价,迫使地方“被动恶意竞争”,造成了资源浪费;产业规划上,产业倾向同质化,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各开发区虽各具特色,但直接形成百亿规模以上的产业还不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

产业强市是镇江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在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做强产业实力、提升产业质态,镇江的发展才更具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

二、产业强市中开发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开发区要承担起历史重任,在产业强市中主动作为争作贡献,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全市产业强市大会精神,紧盯核心指标,破解瓶颈制约,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产业强市上来,把精力资源聚集到产业强市上来,以奔跑的姿态和奋斗的状态,奋力书写“产业强市”的崭新篇章。

一是抓项目招引,强化硬核支撑。重大产业项目对发挥开发区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要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紧抓重大产业项目,把传统产品做精,把新兴行业做实,筑牢经济“压舱石”。聚焦重大项目抓招引,瞄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等实力强、体量大、产值高的大企业,招引一批大体量、高能级项目,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高度集聚。坚持对标先进抓招引,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招商经验,将上海坚持“四个论英雄”的评价办法、苏州工业园区亲商服务的理念举措融汇于心、贯穿于行。注重灵活方式抓招引,围绕“链条”招,招大引强,择优选资,依托节点企业建链、强链、补链。以京口开发区所辖企业为例,有国内铝箔制造龙头企业鼎胜新材、亚太地区唯一的航空板材制造企业爱励铝业,充分依托这些龙头企业,加强与上下游客户端的沟通联系,梯度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围绕“系统”招,通过搭平台、聚人才、引基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是抓创新驱动,强化竞争能力。开发区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开发区在产业政策目标、产业功能指向、产业成长路径以及产业竞争地位等方面都必须创新,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开发区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打造电子化开发区“政府”,提高开发区的工作效率,大力发展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组织和积极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减轻开发区社会负担。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使开发区永葆生机与创新活力,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抓好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现有骨干企业立足智能制造,加快“机器换人”速度,建设人工智能化车间,提升智能化车间普及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要发挥科技创新乘数效应。认真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调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与大学、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或科技创新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

三是抓质效提升,强化服务保障。积极调优选配资源。坚持“严守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主动清理低效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为招引重大产业项目预留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擦亮叫得响的企业“金字招牌”,支持更多“银字招牌”“铜字招牌”升级为“金字招牌”,培树更多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引领开发区发展提质增效。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按照产业政策要求,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招引项目须符合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投资贡献要求,实施产业准入控制,对征地建设类新建单独工地项目和租厂生产类项目,根据企业亩均投入和亩均产出进行限制。按照环境保护要求,严控新建项目,新上项目须符合区域规划环评中具体要求和功能定位,严格落实节能审查,严控工业废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工业固废无资质堆放和危废无资质处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营造重商、亲商、护商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服务功能,打造一流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综合公共配套服务,在现有的行政审批、用工、咨询等服务基础上,通过政银企搭桥、企业家座谈等多种形式,更多地为企业提供融资、采购、研发、品牌等增值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安监、环保等执法机构功能合并,提高服务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