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临浩瀚太湖。全村自然环境优越,坐拥4700多亩山地,村内绿化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平均值每立方厘米达2200个。在这里,种植了1060亩翠冠梨、1000余亩茶叶、2000余亩杨梅,成功打造了“树山三宝”。在这里,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效经济林果生产、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观光旅游”四位一体开发模式,注重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相结合,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生态村。
News-item-image20200426132236
是“危”也是“机”,经营业主抱团自救
今春的树山显得很特别。本来一个“梨花节”,就可吸引超百万人次游客,但疫情暴发,这里显得冷清了许多。
60家农家乐、民宿因为疫情防控而关门歇业。“往年,春节期间我们会有6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营业收入,今年不但取消了所有订单,还导致年前所有准备好的物资与方案泡汤。”泊隐民宿经营业主张君告诉记者。
如何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可说是铆足了劲儿。就在疫情刚得到控制时,他们就纷纷打出“骨折套餐”“打折券预售”等组合拳。
“今天,给住店小姐姐准备了蒜泥龙虾、酱爆螺蛳、剁椒鱼头……”这是树山竹里山居经营业主吴辰抖音上的日常。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抱团自救。
在歇业期间,这里·树山民宿的经营业主推出了线上宣传模式,通过抖音、飞猪等直播平台积攒人气。在抖音镜头里,不仅有自家民宿,还有树山梨花及百姓生活日常,让很多喜欢树山的朋友足不出户也能“云赏树山”。
闲云舍是树山村老牌民宿,经营业主俞慧是个闲不住的返乡创业女子。“我们退掉了不少订单,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装修分店、研发新产品。”在她看来,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
为更好地应对“寒冬”过后的旅游“春天”,不少民宿纷纷重新规划,提升软硬环境。
打造最有“文艺气息”的创作聚集地
“忘了咖啡”是树山村如今最热的网红店。经营业主潘均是通安人。店家巧借抖音、微信等平台,打造特色咖啡及“泡泡屋”等热点,生意火爆,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打卡。
“可以说,网红咖啡店与树山村实现了双赢。一方面,游客来树山踏青游玩,顺道在咖啡店休闲歇脚,这是树山为咖啡店带来了‘客流’;另一方面,顾客中有不少人专门来咖啡店打卡,间接宣传了树山,促进了旅游。”树山村党总支书记吴雪春说。
今年4月,介石书院——苏州图书馆树山分馆宣告开馆。这个书院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设计,选址在戈家坞木栈道主入口竹林中,重现了明代装饰风格,再现文人雅士吟诗诵读的场景,展现了“门外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意境。
书院将再现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品鉴交流的场景,定期邀请苏州乃至国内外知名文人学者、艺术家、知名专家举行主题文化交流、沙龙、讲座、展览、创作等活动,打造全国最有“文艺气息”的艺术创作聚集地。
而苏州图书馆提供的数万册图书将流通到民宿、老百姓家里,通过镇政府担保,流转全村,使当地老百姓和游客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乡村“阅生活”,体验阅读盛宴,成为真正的书香乡村,增加“树山雅生活”的多元文化内涵。
News-item-image20200426132146
推出农事体验活动,助推乡村旅游
4月下旬,“树山桑园”首次收获。去年植树节时,村茶果专业合作社新辟10余亩地,种植了5000多棵桑树。今年,桑葚个大乌黑又饱满,挂满了枝头。采摘桑葚活动,受到了亲子家庭的欢迎。
去年,通安镇开发了“春田赏花采茶、仲夏杨梅采摘、梦回渔稻港湾插秧”等乡村微旅行线路9条,融入云泉茶文化、非遗项目“九连环”、农耕体验等通安特色活动,瞄准亲子游市场,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产品,共吸引约2500人次参与。
在农文旅融合上,树山村还充分发挥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的作用,弘扬“守文化”,保护性恢复“抬猛将”“中秋编兔灯”“云泉腊八节”等传统民俗。
“2008年村里举办第一届梨花节时,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5万元,村集体收入仅7万元左右。经过10年发展,到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4.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846.27万元,”通安镇镇长黄忠华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农事体验活动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打造‘通安良仓’品牌,发展生态旅游,扶持村民生产致富,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
通安镇党委书记李志军表示,“半城半乡”的通安将加快乡村振兴展示馆、树山游客集散中心建设,争取早日投用;引导高端民宿和传统农家乐错位发展,丰富商业街区业态,点亮乡村“夜经济”;将以泰国都喜酒店开业等为契机,打造苏南精品温泉乡,实现城镇、乡村全域美丽、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