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智能制造基地”“中国智造品牌中心”;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建设“摩天工厂”“无人车间”;5分钟可达公园,规划11条地铁、200公里风雨连廊……
近日,由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参与编制的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深化设计成果(下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规划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交通出行等多方面对科学城未来的发展作出细致安排,引领科学城实现“五年大变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拟将科学城扩容7倍至超144平方公里。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广州科学城历经多次扩容,那么在这次规划中,为实现“五年大变化”,广州科学城又定下了怎样的发展路径?
以产兴城 布局约6.5平方公里的生物安全园区
在新兴产业集群中,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率先在科学城布局约6.5平方公里的生物安全园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作为国内首个以中试为主的生物安全产业园也在筹建中,计划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生物安全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落户并从事研发及生产,进一步推动生物安全产业发展。
同时,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将紧紧扭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规划指出,一方面,推进布局大科学装置、重要科研机构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穗港科技合作园起步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多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科学城还将积极引入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香港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
绿色宜居 名校附中及国际中学占比将达41%
规划明确,科学城将打造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三主”和永和、长岭居、高铁中心“三辅”6个服务核心,划分32个创享单元,让居民不出10分钟,便可用上基础生活服务设施、共享生产服务设施和创新创业服务设施等。
为满足群众对教育和医疗的多样需求,规划提出,将大力引进名校附校、国际学校,名校附小及国际小学占比提升至32%,名校附中及国际中学占比41%,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品质。同时,增加7处片区级医疗设施,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在生态环境方面,规划提出,连接、改造河涌水系7处,布局6处一级湿地、3处二级湿地,新增2个森林公园、7个专类公园,打造成两心多点、两廊四河绿网、链山织水的生态网络结构。未来科学城将实现人均绿地面积大于等于9.6平方米的目标,城市蓝绿空间占比达到56%,水面率达到6%,绿化覆盖率达到50%,居民5分钟可达公园。
根据规划,未来科学城将形成“四横五纵”高快速路网结构,地铁线路增加至11条,新建商业楼宇以空中连廊相连接,打造200公里风雨连廊和“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慢行系统。
提质增效 普通工业用地基准容积率上限可达3.5-4.0
在规划中,对于产业用地紧张的问题,科学城通过释放存量空间,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793公顷。科学城将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新增混合用地992公顷。同时,科学城还将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机制,重点功能区、工业楼宇及优质产业项目综合采用“带方案出让”“标准地”、1.5级开发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提升产业空间供给质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