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苏滁高新区)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迸发出长三角合作新活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6 月10日,“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滁州站,媒体采访团先后走访上述两个园区的多家企业,探寻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招商引资:双主体管理“双管齐下”
苏滁高新区是2011 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江苏安徽两省、苏州滁州两市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园区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也是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
达亮电子LED一条龙项目于2017 年4 月17 日签约落户苏滁高新区,项目总投资3 亿元,用地面积180 亩。达亮电子总经理助理张湾湾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总公司将原先位于苏州的产能全部转移到滁州,还投资新增先进设备,打造从材料加工、芯片制备、器件封装、产品应用的LED全流程生产基地。
据苏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广兰介绍,不同于一般开发区,苏滁高新区实行双主体管理机制,园区管委会是管理主体,中新公司是开发主体,双方招商引资分工不分家,园区管委会以内资为主,中新公司以外资为主,重大项目合力攻坚,使得招商队伍和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招商过程更加顺畅。
据介绍,苏滁高新区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主攻重大项目、外资项目、品牌项目,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00多个,协议引进资金超720亿元。
营商环境:“软硬”兼施获“乘法效应”
滁州经开区成立于1992 年,2011 年获批为国家级经开区,2019 年生产总值增长10.3%,财政收入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4.37%,利用外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总体而言,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内开发区第一方阵。
滁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杜永冰表示,该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做到了“软硬”兼施。在软环境营造上,该园区坚持在服务企业上做“加法”,如设立苏州模式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二号章”行政审批,园区实现封闭管理运作;建立了首问负责机制、全程帮办帮扶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通过搞好服务,不少企业负责人已成为园区的“招商员”,以商招商呈现良好态势,形成了“乘法效应”。
硬环境主要体现在配套上。滁州经开区引进南京琅琊路小学、苏州国际外语学校、上海兰卫高端医疗中心等优质配套项目,建设了苏滁医院、蓝白领公寓、星级酒店、商住小区、职工子女托管中心等300 万平方米功能配套,打造了清流河景观带、大王公园、鱼尾狮公园、苏州公园等景观工程,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
转型升级:高质量推动“一体化”发展
在滁州经开区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明显。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累计产值占全区78.4%,其中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区62.9%,同比增长10.6%,首位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龙头企业支撑也十分给力。6 月10 日,记者在该园区走访的小米生态链公司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期位于国内半自动洗衣机出口前茅的安徽金帅洗衣机有限公司,如今都已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苏滁高新区也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与南京同城化、与苏州飞地合作一体化等重大政策利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