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创新驱动增质效——咸宁高新区采访实录

   2020-07-21 咸宁高新区
43
核心提示:编者按 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对咸宁发展的定位。当前,全市正在广泛开展“六大”活动,加快推

编者按

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对咸宁发展的定位。当前,全市正在广泛开展“六大”活动,加快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奋力在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中打头阵、作示范,走在前列。本报推出“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调研行”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自2017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之后,咸宁高新区便跃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项目建设呈现出含金量、含绿量,新旧动能转换体现出创新力、统治力,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综合实力争先进位。2020年,咸宁高新区可进入全国百强开发区之列——

密码是什么、秘笈在哪里?

6月12日,记者探访咸宁高新区多家企业,力求追寻其脉动的轨迹。

引资技改:“湖北三胜”迸发无穷活力

作为主营工程机械履带和支重轮的机械制造企业,其实有着很好的市场潜力。因为,2000年之前,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基本上由国外垄断,2000年之后,国产设备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带活了上下游全产业链。

成立于2006年的湖北三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由原咸宁工程机械厂改制而来。由于资金制约尤其是技术落后,前几年日子过得并不好:

员工数量由高峰时期的500人,降至最低时只有100余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最多只能算作中规中矩,没有优势和亮点,发展前景堪忧。

“再这样下去,我们必然会被淘汰。”公司总经理熊光林清楚明白落后的原因,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而对于三胜而言,技改就是企业的源头活水。

2019年,在咸宁高新区大力推进的“大招商、招大商”活动中,来自陕西渭南的“同行大哥”奥尔德机械有限公司相中并注资三胜。从此,企业脱胎换骨般的技术改造正式启动。

当年,三胜便投下了3000多万:

更新了4条顶尖生产线,生产从小作坊跃向自动化;从渭南引进十几名管理骨干,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又从市场上招聘大量技术人才,开启自动化转向智能化的进程。

一系列的变革中,最直观的变化是产值的翻番。同时,市场收获三一重工、徐工、柳工、临工等国内主要客户。一时间,公司上下齐心,干劲十足。

2018年,该公司产值尚不足1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超过了2亿元。

“虽然受疫情影响,公司停工1个月,但这一进度,很快就会被追赶回来。”熊光林自信满满。今年,企业产值有信心迈进3亿关口。

引智谋新:“合加汽车”瞄准生态靶标

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大型环保上市公司启迪桑德的全资子公司,在咸宁高新区已经深耕多年,目前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研发、设计、生产和环保设备制造,是业内最大的环保设备生产基地之一。

2016年时,合加汽车纳税就超过了亿元。近两年,因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该公司主动进行了战略调整,业绩出现了较大波动。纵观行业内,来自福建、湖南、山东的竞争对手纷纷发力,一时间公司压力山大。

2018年6月,汽车排放“国六”标准的面世,更是向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市场的千变万化让我们更深刻意识到,要想行稳致远,必须继续专注科技创新,瞄准生态靶。”公司副总经理何志说。

于是,一场围绕生态事业的产品转型升级硬仗在合加公司全面打响。

作为一家致力于建设零碳无废事业的环保企业,自身产品必须符合环保要求,该公司一边抓紧消化“国五”库存,一边投入3000万元,加速研发步伐。

在长沙、咸宁两个研究院共67名研发人员全力攻坚下,去年7月,该公司就已经顺势推出了“国六”车型30余款。此外,对于车型本身的技术升级,也在同步进行。

在公司内的车型展示广场上,记者看到,一辆大型高压清洗车正启动了模拟作业,但车辆驾驶座上却空无一人,仅副驾驶位一名技术人员正在实时监控着各项参数。

“这是我们转型升级的成果,纯电自动驾驶车型。”公司董事会秘书杨成告诉记者,目前该型车辆的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与清华大学、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中,争取尽快让其走上街头。

不仅如此,近两年合加汽车还先后掌握了电池、天然气、混合动力、氢能源等核心技术,环卫专用车实现了全系列新能源化,正朝着智能化、模块化、网联化、轻量化方向迈进。其中,纯电动洗扫车产品行业领先。

如今,合加抢抓未来社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机遇,瞄准垃圾分类中间转运环节和城市社区发力,开发出多场景实用度更高,稳定性、清洁度更强的转运、清洗等系列车型。

持续不断的绿色转型,让合加连续多年获得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被认定为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专利技术170余项。

管理换脑:“三环电机”实现破茧化蝶

在咸宁高新区,问起谁家的转型最为彻底,很多人都会回答: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这家1969年成立的国企,去年迎来50年厂庆。谁曾料到这个当年只有800万元注册资金的企业,去年已实现产值6亿元!

“能获得今天的成就,科研、设备、产品、市场、管理,各方面转型都缺一不可。”公司总经理徐前华感叹。

作为一家老牌汽车方向机厂,三环方向机曾经只做机械式转向器,几乎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可言。

在电动、液压转向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机械转向器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液压转向特别是电动转向属于业内尖端科技,此前一直都被国外“卡脖子”。摆在三环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突破求生,要么被淘汰出局。

2009年,三环方向机获得了2.8亿的国家专项——“汽车电动助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技术出身的徐前华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电动助力系统的研发当中。

历经5年的攻坚,徐前华团队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转向产品,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支团队也因此成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前沿技术研发人员已达100多人。

光有研发还不够,生产设备工艺也要上水平。近几年,该公司共斥资5亿多元,陆续引进一千多台套CNC生产设备,进行设备升级且成效尽显。如今三环的生产线,生产精度、自动化程度、产品质量均迈向了更高层次,保证10年内引领全行业。

产品质量的提升,让三环的客户群也发生了改变。昔日三环的客户都是国内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品牌,如今来自一汽、东风、北汽、长安、奇瑞等一线国内车企的订单,占据企业销量的75%。

一系列的转型,都源自“管理换脑”。在向格力和华为学习管理经验的同时,三环结合自身实际,启动三项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极大激发了人的作用,就连公司的财务也走上“业财一体”。财务人员不仅在办公室记账,还走进生产一线算账。成本多少、如何改进、赚不赚钱、能赚多少?所有数据在产品上线之前就能算出。

徐前华说,思路决定出路,管理产生奇效。他相信,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三环的明天将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