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长春开发区组织重点项目巡检活动并召开2020年半年工作推进会议

   2020-07-29 长春开发区
33
核心提示:7月16日,市领导、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利用一整天的时间,顶着炎炎烈日,带领管委会领导及全区各

7月16日,市领导、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利用一整天的时间,顶着炎炎烈日,带领管委会领导及全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南、北区60个重点项目现场巡检,并于7月17日上午在政务中心一楼报告厅主持召开2020年半年工作推进会议。

在半年工作推进会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分别安排部署下半年分管领域具体工作。何泉秀做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振奋精神再出发、提质提效谱新篇,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会议精神,分析总结上半年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上半年,长春经开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特别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六稳”“六保”总要求,主动作为,打出复工复产“组合拳”,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主要经济指标上半年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78.2亿元,增长61.5%;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9亿元,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直接利用外资完成5814.1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1%,增长2.5%;省域外到位资金完成81.5亿元,增长22.7%。

年初以来,长春经开区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压实责任,夯实举措,守土尽责,全区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坚持把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作为重要使命,以政策“组合拳”对冲疫情、稳定经济,提振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复苏。面对新冠疫情压力,经开区在3月初就实现了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100%。6月当月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完成82.6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长20.6亿元。投入了1000万元,打造了全省最大的会展中心夜市。并通过消费券、政府补贴刺激消费,投入640万元助推商贸企业迅速回暖。

上半年,经开区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狠抓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外开放、科技创新、财政土地保障全面推进,保持了发展的高质量和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产业用地面积大、签约项目数量多、项目建设速度快、开放发展势头强、科技创新质量高、财政土地保障稳等几个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四大板块”建设决策部署,细化完善片区工作方案和推进机制,将现有存量产业用地由7平方公里增加到17.8平方公里。联合二道、莲花山举行片区网络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项目51个,计划总投资372亿元,为片区下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招商战线在上半年积极开拓新渠道、运用新手段,共计签约项目6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6.5%。其中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10亿元项目3个。全年计划建设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上半年共有30个项目落位标准厂房。同时,通过专班抓项目、成立项目中心等多种方式,狠抓项目建设。全区已落实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21个,年度计划投资199亿元,开复工项目90个。项目建设的质量以及开工、入统情况,都好于往年。经开区超前谋划专项债券和中央新增预算投资项目56个,总投资85.6亿元,累计申请各类资金近41.8亿元。综保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长满欧班列共承运货物4128标箱,总重5.9万吨,增长28.8%。长春至天津、长春至大连的海铁作业量共计3667标箱,同比增长519%;长春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代码开通。长春至首尔跨境货运包机顺利首航。五丰半导体、耕芯肉类加工等21个项目签约落位,为历年同期最优。科技创新方面,上半年共有62户企业申报国家高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54户企业申报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经开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之举,深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务实解决问题,广大企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深入践行“我要服务”理念,全力打造“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基层总动员”等特色载体活动的升级版,今年以来,共走访服务企业和项目679户次,破解各类问题415件。上半年全区共新增市场主体5693户,增长8.4%,其中新增企业3157户,增长77.4%;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87项152件民生实事全部按序时进度推进,农村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经开区坚持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优先保障民生,持续抓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和环境保护,幸福经开建设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农村环境全面改善,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态势良好,环境保护实现常态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