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西安开发区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西安 给你最美的经开碧水蓝天

   2020-08-25 西安开发区
50
核心提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篇章呼唤新作为。上半年,经开区严格对照十项重点工作等各项任务目标,抓落实、争赶超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篇章呼唤新作为。上半年,经开区严格对照十项重点工作等各项任务目标,抓落实、争赶超、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前路愈发清晰、步伐更显坚定。大潮起,劲风吹,经开区站在新起点上领命出征、走在前列,上半年各项工作也初见成效,目前,经开君以“经开正当时”为主题,开展回望半年工作系列专题报道,盘点、总结经验,继续扎实落实下半年各项工作,争当时代弄潮儿。抚今追昔,经开区将继续向高处登攀、向远方前行,奋力谱写经开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只有人与自然构建和谐的生态关系,才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长久以来,经开区高度重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工作,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指挥,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工作作为提升全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明确责任,落实时限,各项任务全面顺利推进。

据经开君了解,目前,区内已经建成“氵皂河湿地公园水站”、“企业安装在线监测或用电监测系统”,编制完成“经开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新建和改造提升绿地广场、口袋公园”等相关项目,动员全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文明生活。

明确职责分工,彰显经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

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展现经开担当,经开区成立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情况的问题,结合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此外,经开区结合实际,定制《经开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经开实施方案》及月度任务清单,通过强化考核监督,定期对各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资料查阅、现场核实,保障“生态经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严格落实。与此同时,通过注入经开线上宣传的力量,开辟“推进绿色生活,建设生态经开”专栏,发布各类信息267条,让环保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引导和号召社会各阶层投身环保事业。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保卫最美“经开蓝”

近年来,经开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对区内落后产能企业、“八大行业”、“散乱污”等重点企业进行摸排,施行分级管理,全面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开展“不扬一粒尘”、“扬尘治理突击月”等集中专项整治,严格实行出土工地现场监管,落实“抑尘、控车、治源、禁烧”工作。此前,经开区走访摸排全区涉粉尘和VOCS排放的重点行业,将10家企业纳入我区重点行业名单并开展无组织排放监督性监测,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力度。为更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区严格落实整改市智慧环保综合智慧中心及烟火监控系统,超额安装重点工业企业在线监测或用电监测装置。

及时封堵治理,打赢经开碧水保护战

为落实区内截污纳管任务,经开区通过对污水管道排放源头、出口、主要流经节点、混接点进行全段封堵截流,彻底实现物理阻断。此外,经开区按照分级分段原则,大力加强全区“五河四湖”及相关排污口巡查力度,持续开展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和医院水污染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水污染环境染违法行为,污水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经开区通过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水源保护区周边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经开区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及时监测排污口考核断面及渭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情况,保障经开水资源质量。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守护经开净土

经开区从土壤污染的源头进行合理管控,指导辖区内17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完成相关土壤污染的自行监测机制,前后调动区内30余人次,组织开展辖区重点单位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为落实六大行业等用地调查评估制度及联动监管机制,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机制,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区内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资料再核实确认、再调查。

提升优化城市功能,享受经开绿色慢生活

上半年,经开区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布局,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合理规划辖区国土空间,并建设生态绿廊体系,有机串联城市生态板块,持续推动辖区绿化建设。截至6月,提前并超额建设完成新建绿道、新增城市绿地面积、栽植乔木等年度绿化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开区通过广泛动员与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选树区内垃圾分类示范榜样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并根据市级部门要求和工程设计建设相关技术法规,结合区内实际,推进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