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武汉开发区六大新兴产业园落户 20余家500强企业加大投资

   2021-03-09 武汉开发区
50
核心提示:武汉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12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00亿元,年均增长6.2%;规上工业总产

武汉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12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00亿元,年均增长6.2%;规上工业总产值提前突破3000亿大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7.3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65亿元。

支柱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东风本田三厂建成投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投入试运行,成为全国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雄韬氢燃料电池、众宇氢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初具规模。

T3出行华中总部、东风出行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项目不断集聚。“十三五”期间,全区汽车产业产值累计超过1.16万亿元,累计整车产销约550万辆。电子电器增长迅速,美的、格力、海尔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凌达压缩机、福捷电子等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生产家电近8000万台(套),产值超1500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累计签约项目333个,签约金额7870亿元,新引进阿里巴巴、吉利集团、国家电投、华润集团、住友商事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全区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73家。

新增吉利亿咖通车联网及汽车通讯模组研发中心、航盛汽车电子电控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东风时代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东风爱机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等36个国内外500强研发机构。202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约8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1.5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08.9%、89.7%。

深化改革工作全方位突破

“十三五”期间,全区企业主体数量达到3.5万家,净增109%。率先设立区级帮办代办服务中心,率先实施“容缺受理”“拿地可开工”等改革举措。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综合排名大幅上升。汉南港区纱帽作业区成功申报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开通5条航运航线,集装箱运量累计达30多万标准箱,商品汽车滚装400多万辆,件杂货运量5000多万吨。

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升级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9家,较“十二五”末增长1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全市24%。成功申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鼎龙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武汉新能源汽车工研院、法雷奥中国技术中心正式运营,南太子湖创新谷成为全市“创谷计划”首批示范园区,海创云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华普亿方等双创孵化平台8家。中国城乡集团获批建设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武汉格力、东风商用车等2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超6800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1件,居全市前列。

创新生态要素全面集聚

推动梦工坊、海特生物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同济医药等2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院士20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4人,吸引近7.9万名大学生来区创新创业,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112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13.6万人。

优势产业不断加速发展

智能制造蓬勃兴起,落地发那科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美的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东风楚凯等3家企业获得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引入中国城乡华中总部、中建三局绿色建筑产业园、中设数字CBIM等项目,装配式建筑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居全市首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36家增至224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6%,提升8.6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