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经济开发区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提高认识、凝聚共识,谋划好、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努力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打造引领德州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上月28日,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洪利如是说。
“十三五”时期,运河经济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新旧动能转换、生态修复、城市双修”三大战略不动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调整期,也是全市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的关键时期,更是运河新区全面起步、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杨洪利表示,“十四五”时期,运河经济开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产业承接基地“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和在解放思想抓落实上争先进位、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争先进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争先进位、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上争先进位“四个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谋划设定“一年起步、三年翻番、五年跨越”战略目标。当前新区经济总量为19.7亿元,三年翻番力争达到40亿元,五年跨越力争达到60亿元,成为引领德州高质量发展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增长极。
为确保任务如期完成,杨洪利表示将在六个方面强力推进:
一是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围绕全市“541”产业体系,结合新区实际,重点实施“3+3”产业培植行动,即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基建等龙头产业发展和现代物流、文体旅游、现代农业等支撑产业发展,高标准抓好“十四五”产业规划编制,按照园区思路组织产业、谋划布局实施中日韩青年创业孵化园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区。高标准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立链条化招商、园区化布局、亲清化服务工作机制,系统化、集成化推进招商引资,形成新区主导产业集群。
二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双创”平台载体、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人才及政府(基金)引导等创新要素,深化央地、部地、校地合作和军民融合,打通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创新“四个链条”;实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创建计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创新平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60家以上;力争“瞪羚”企业达到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
三是产城融合引领发展。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抓手,引进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理念、聘请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公司、邀请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大师,明年完成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全面发挥新区“西融东聚”“内协外联”引力作用,彰显新区在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和功能,五年内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成型。
四是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按照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体系完整、安全效能的要求,谋划布局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范管网、贯通联网,建好优质主干工程,装好高标毛细管网,保障功能完善高效,运行稳定安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抓好大学东路东延工程、崇德十三大道贯通工程等路网工程,完善中心城区主框架。
五是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生命健康、生活品质、生态安全,完善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长效落实机制,建设美丽新区、美好家园。启动马颊河、马颊岔河“两河四岸”景观提升工程,加大区内水系工程建设,体现生态元素;最大力度抓好扬尘治理等重点环保任务,构建生态绿水青山、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美丽的空间格局。
六是均等服务共享发展。全力抓好卫生、教育、文化、社保、民政及住房等7大补短板项目,全力抓好城中村搬迁改造,建设城市会客厅、市民文化中心、健身中心,新建初中、小学、公办幼儿园,新建专科医院、扩建一级卫生院和医养健康项目,全面提高新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