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顺利实现了“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出新城”的目标,走出了一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城市发展之路,全区经济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泰山脚下,畔河之滨,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宜居新城,书写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篇章。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全省信访先进单位、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十面红旗等荣誉称号。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期间,共实现税费收入59.2亿元,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亿元。其中,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亿元,是2016年的2.4倍,年均增长23.82%,连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攻坚克难完成全区拆迁任务,共拆除26个村、各类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清理腾空土地6.2万亩,为全区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区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把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生态环境打造作为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349.2亿元用于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棚改安居工程——共建设12个社区,总建筑面积约346万平方米,2.6万余套,近10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公里骨架交通脉络与京沪高铁泰安站、泰安西、泰安北(筹)高速出入口,形成泰城西部交通枢纽门户,区位与交通优势强力叠加。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建设“环天平湖生态旅游圈”和“泮河两岸人文风情带”为主的“一圈一带”生态走廊,通过实施西湖综合提升以及开元河、石腊河和泮河水系综合治理等工程,建成泰山西湖景区、4A级泮河公园、石腊河文旅公园等10余处公园,形成了“半城山水满城绿”生态格局。
◇配套街区打造——新建望岳广场、泰安老街、豆瓣乐园等大型商服设施,管理特色商业街区18条,共计商户373家,提供了高品质生活新空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签约引进各类项目24个,协议总投资超200亿元;累计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其中2020年6500万美元,是“十三五”前4年的1.8倍。
◇创新性推行轻资产、重资本招商模式,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高科技孵化招商,以保姆式服务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商汤科技、北航科创园、爱琴海购物公园、云天大数据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先后落户旅游经济开发区。
◇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泰山全域旅游支撑配套,打造好“齐鲁好客厅、泰城西门户”,突出做好“吸引人、留住人”文章,初步形成了绿色生态、古朴历史、人文厚重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全区产业已逐步从地产、建材等传统产业向旅游度假、网络安全、体育文化、康养医疗、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集群效应逐年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泰安实验中学、开元中学、崇信学校、崇仁学校等13所中小学校和50所幼儿园目前在校学生达14612人,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完整的一站式教育体系,全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泰安市立医院建立各类科室54个,引入博士11人、硕士185人、高级职称专家64人,开放床位450张,2020年4月16日开诊以来,坚持义诊服务常态化、减价惠民不间断,累计接诊病人近3万人次,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医院一起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区内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党的100周年华诞,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市场化为抓手,不断深化“二次创业”,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稳中求进,全心打造“泰旅太美、好山好水”品牌,为实现“国内一流的生态型文化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目标不断奋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