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十四五”时期推动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1-03-23 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朱洪萍
56
核心提示:“十三五”时期,江苏南京雨花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

“十三五”时期,江苏南京雨花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部署,交出了较好答卷。在2020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全区第一等次。“十四五时期”是雨花经开区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后的新起点,也是雨花经开区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全区看,雨花经开区作为雨花台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既是“全面创新”的重要板块,更是“全域高新”的新增长极,既是软件谷西园,承担做大增量提质增效的重要空间,又是大板桥区域的“产业枢纽”,肩负产城融合的艰巨任务,承载着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聚集、改革试验的重要功能,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实力及发展水平的高度。从全省开发区来看,面临着全省对100多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绩效的考核,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雨花经开区要争先进位,必须要稳固且可持续的发展。从发展大势看,推动雨花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关乎南京都市圈建设“一盘棋”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的工作成效。

一、当前雨花经开区面临的发展瓶颈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开发区发展空间受限与土地低效利用并存。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一方面土地资源已难以支撑新企业入驻的需求,可开发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凸显,另一方面,部分用地低效与闲置并存,区域内占地面积大、产出低的项目难以快速清退。土地资源的不足、发展空间的狭小将束缚未来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打造,空间发展带来影响。

二是产业升级的瓶颈。一方面,园区大部分企业属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产业已属夕阳产业,且抗风险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园区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区域影响力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且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产业的“链性”不够;此外,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不足,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三是科技创新的瓶颈。一方面,园区科技创新产出效能不高,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不多,创新主体实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除中电十四所外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另一方面,现有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产学研机构与区内企业和产业缺少实质性的联系,匹配高端研发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为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质效。

四是空间品质的瓶颈。一方面,园区大量存在一些老旧厂房、建筑楼宇,缺乏标志性建筑与优美景观打造,影响了园区形象;另一方面,园区交通、居住、商贸、教育、医疗等设施配套配套较不完善,产业工人及居民生活较为不便;此外,企业入驻带来的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和不断提高的公共服务预期,给服务供给带来较大压力。园区空间品质的不足严重削弱了发展竞争力。

二、“十四五”时期推动雨花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

“十四五”时期,雨花经开区应以更高站位扛起使命,以更宽视野谋划新篇,以更优路径走在前列,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标先进学赶超,聚焦“文体小镇建设”“园区转型升级”“长江岸线整治”三件大事,争创 “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沿江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雨花经济开发区智能创新中心”“滨江智能制造创新高地”,推动开发区发展领跑全区,争创全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追跑江苏开发区迈向并跑,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宜产、宜居、宜旅、宜人的现代化生态型创新新城区。

1、投资驱动向投资效能转换,实施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集约高效发展。盘活闲置资源,着力推进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闲置楼宇处置工作,推动闲置资源平台建设,建立闲置资源动态信息库,通过租赁、承包、转让、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向投资商推介;建立“标准地”制度体系,明确土地出让标准并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将企业承诺履约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并对失信企业实施惩戒,力争做到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二是拓展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板块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以人才引项目、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等方式,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以全球500强、国内500强为重点的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兴业,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三是强化招商宣传工作。加大园区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建设,开通微信公众号,全面、详实的宣传园区投资环境、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发布工作动态,推介重点项目,做到及时更新内容,不断增强招商吸引力;制作园区招商引资宣传片投放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街区及企业集中区的大屏上滚动播放,吸引广大客商和各界人士投资兴业。四是实施产业融合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导向,以特色产业园及园区闲置厂房为载体,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优化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促进优势要素集聚,培育孵化新兴产业;在打造以中电十四所为龙头的垂直整合的智能制造和轨道交通产业链集群的现代智能制造业的同时,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筑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2、产业优势向产业效益转换,实施高水平发展。一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同质化竞争的时代,每个园区都应该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并形成独居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链,园区才具有自我循环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培育壮大先进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力争建设拥有一批产值分别过十亿元、百亿元企业的实体经济强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企业品牌,形成在江苏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二是严控产业准入门槛。建立项目优选联审制度,明确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园区产业定位导向,在项目引进前对项目品质及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甑别,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确保招商项目质量,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等各类行业规划、法规及政策准入文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三是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园区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四是健全产业支持体系。设立园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属于科技创新、产能提升、节能环保等范畴的给予奖励,对总投资额达一定标准的新项目建成后予以奖励,对年税收达到一定额度的给予奖励,对外商投资企业外资及时到位、增资扩股、内资企业引进外资股东的给予奖励,对企业在主板上市的给予奖励。

3、创新资源向创新动能转换,实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资源向创新配置、力量向创新聚合、政策向创新倾斜。一是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深入对接创新源头,引进一批国家队科研院所,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开发区孵化转化,构建开发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发展动力加快转换。二是大力引导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突破,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推进优势企业智能改造、工业企业优质制造、传统制造业绿色制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面向全国及全球的技术资源合作,促进智能设计、众创研发、协同制造等产业组织模式创新。三是完善创新扶持体系。通过开发区出台专门的重点产业及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企业快速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以及企业初创、成长、壮大的扶持推动体系。四是构建人才保障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领军人物;依托园区十四所等科研院所,面向海内外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坚持招才引智与择商选资并重,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孵化园区建设,建立从人才引进及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服务体系;优化人才使用政策环境,在创业平台、薪酬方式、身份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一流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4、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转换,实施品质化发展。聚焦开发区的环境空间,提升发展品质,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开发区的品质化发展。一是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四位一体”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城市更新政策;在形象拓展上,重点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对园区的整体色彩、立面形式、高度控制及开发强度做通盘考虑,规划设计开发区标志性建筑、街景及绿化景观,着力培育园区的个性化“气质”;结合产业转型,进一步推进对区域内老旧社区、老旧商务、厂房楼宇的更新改造,与文化、休闲、游憩等城市功能进一步融合,促进功能完善。二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合理布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使园区城市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不断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通过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三是协同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融合,以人为核心,提升就业创业水平;结合生活集聚区布点,配套建设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合理推进购物中心、农贸市场、便利店、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文化体育、物流配送及其他各类便民服务点规划建设,积极引导生活性服务业便民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产城融合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使全体居民共享园区改革发展的成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