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钢城经济开发区:推行“小管委会+大公司”模式,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2021-03-24 山东钢城经济开发区
48
核心提示:济南钢城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去年以来,钢城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快开发区体制

济南钢城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去年以来,钢城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背靠国有大企业的优势,突出市场化取向,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理念,瞄准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大胆尝试、创新突破,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持续深化钢城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打造钢铁之都、千亿集群、智慧生态之区。

加,就是叠加发展优势,做好“企地同建”文章

背靠莱钢大企业,是钢城最大的发展优势。钢城区在认真落实省市改革举措的同时,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经与山钢集团、山钢股份、莱钢集团对接沟通,创新推行“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模式,强化企地合作共建,打造开发区与国有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典范,努力实现“1+1>2”的效应。

一是企地共同组建投资运营公司。以莱钢集团、山钢股份、钢城经济开发区为发起人,组建成立园区发展投资运营公司,建立运营高效的法人治理机构,将招商引资、城市建设、资本运营等适宜企业化运作的职能全部交由公司运营,由公司负责加强与社会各类产业基金、创投基金、担保公司等合作,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最优作用。开发区与国有大型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是钢城经济开发区改革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在全市乃至全省也是首创。

二是企地协同配强领导班子。钢城区委书记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莱钢集团总经理兼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从顶层实现高效融合推动;管委会部分聘用人员兼任平台负责同志,“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三是企地一同设立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及运行,与市国资委控股公司济南市投资控股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参股开发区园区运营公司。正联合山钢、莱钢及驻地国有企业,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提升投融资能力和国有资本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实现资本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高度匹配,发挥资本的强大支撑和推动作用。

减,就是压减办事成本,做优“效能提升”文章

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发展新高地。

一是放权赋能强动力。按照“充分放权、加强指导”的原则,加大向开发区赋权力度,强化审批服务职能,梳理区级行政权力事项36项,分类制定管委会权责清单,承接市级行政权力事项9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15项,实现了“审批不出区”。

二是流程再造添活力。进一步再造审批流程,设立开发区行政审批1号、2号章,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张网络管服务”“一个窗口管到底”,推出“容缺办理”“潮汐窗口”“拿地即开工”等政务服务新流程,提高办事时效和审批质量,实现一站式无缝隙链条化审批服务。

三是精简机构聚合力。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优化重组职能部门,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内设机构由12个减少至5个,缩减58.3%。在机构设置上,提高经济部门比重,设置了经济发展部、投资促进部、财政保障部、建设服务部等,建立起更加符合开发区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在人员配置上,重点向一线倾斜,服务经济主战场的人员,结构比由原来的43.3%提高到74.5%,工作力量和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乘,就是释放倍乘效应,做强“产业支撑”文章

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先行、市场运作、多元开放”,采取管委投资参股、政策扶持等方式,健全政企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和引导开发区内有实力企业建设管理运营“区中园”,推动产业集聚和效益倍增。

一是先进材料产业园:依托山钢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升级改造项目,提升精品钢智能制造、绿色发展水平。依托鲁中物流中心打造集钢铁加工、仓储、物流、贸易、供应链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抓好总投资15亿元的100T转炉连铸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鲁钰新材料项目建设。

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依托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拓展高端装备制造向高端化、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投资14.5亿元的滚动体制造项目建设。加快汇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汽车零部件、轴承、模具、锻造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高效”转变,由零件向部件提升,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和企业上市。

三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依托山东莱钢绿色建设、山东鲁碧有限公司,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发展,提高钢材就地消化和产品附加值,带动提升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水平。整合省内相关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钢结构加工制造、三板围护、内装、智能家居等生产企业,构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链,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水平。

四是氢谷产业园:主动对接市区氢能源产业布局规划,积极推进“以氢固碳”项目和综合加氢示范站建设,夯实氢能源产业发展基础。

除,就是去除事务负担,做活“瘦身强体”文章

一是突出“去社会化”。把剥离职能作为“去社会化”的重中之重,逐项梳理开发区非经济职能,剥离社会治理、农业农村、安全生产等62项与开发区主责主业不相称的事务负担,交由相关区直部门和里辛街道承担。建立“开发区吹哨、属地单位报到”工作机制,印发《钢城经济开发区职责边界清单》,针对8项职责边界事项,与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促进开发区回归本位,逐步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松绑减负”“轻装上阵”。

二是全员聘任化。按照“全体起立、重新上岗、择优选配、统筹安排”的原则,确定开发区员额总数50人,打破行政事业、编内编外身份界限,面向全区机关单位公开选聘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实行竞争上岗、全员竞聘。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鼓励行政、事业人员到开发区任职,保留其原级别身份、封存档案,消除后顾之忧;对年龄偏大、不适合参改的12名干部,根据其专业特长,多渠道进行安置,有效破除了改革阻力,实现了人岗相适、激发活力。

三是管理绩效化。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薪酬平均分配模式,建立了全员KPI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适当拉开收入档次,重点向招商一线和基层艰苦岗位倾斜,设立了突出贡献奖、创新担当奖、勤勉敬业奖,让工作业绩与薪酬水平挂钩,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更加充足。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加快实施,钢城经济开发区将工作重点聚焦到主责主业上来,攥紧发展“拳头”,强化经济职能,锤炼服务意识,“改革活水”竞相涌流,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一是干部队伍活力迸发。通过竞聘吸纳新鲜“血液”,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至46岁,研究生以上学历达75%,经济管理、资本运作、项目建设、发展规划等工作经验丰富;内设机构正职平均年龄由51.8岁降至46岁,正副职80后干部占25%,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更加优化。二是主要指标逆势增长。2020年,开发区本级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076万元,同比增长28.2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3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12161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6.02亿元,同比增长11.25%;工业增加值增幅13.04%。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左右。三是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实施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搭建起“七纵七横”的道路框架,20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全部实现“七通一平”;2021年计划新开工项目20个,概算总投资118.62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1个,过10亿元项目3个,续建项目6个,全面夯实全区重点项目建设主载体、主力军和主战场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