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工委党校是在两座闲置工业厂房原址建起来的,原有两个门牌号,保留使用“金沙江路155号”,“天山路33号”成为历史。为留下城市更新记忆,该党校在将校内图书馆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城市书院时,取名“33号书院”。
党校,没有阻挡脚步、禁锢思想的封闭围墙。书院,没有设定学时、区别身份的限制门槛。
“敞开大门迎客,同温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党校立足平台优势,依托“33号书院”,创新开办人人可往的“微课堂党史讲堂”,以开放姿态、共享理念,不论身份、不收费用,不限学时、不拘形式,不设讲台、不定讲师,通过专业化讲解、趣味化教学、互补式内容,传播党的声音,讲述党的故事,成为全区有趣、有料、有效的党群同学“学习教育阵地”,为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趟出一条新的实践途径。
不论身份,不收费用
“大众化课堂”人人可参与
如何发挥好主阵地作用,让党员群众能来学、爱来学?站在学与教的不同角度,该党校集思广益,积极探索。
不做“大而全”“长时间”,专注“小而精”“高品质”,开发区工委党校拿出书院700余平方米场所,专门打造“33号微课堂党史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指导,内容立足于讲准精神、讲透重点,形式定位为不设讲台、交流互动。
经过精心筹备,3月20日,“党史讲堂”第一讲活动举行,烟台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曹桂华与30余位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讲述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深刻阐述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重要性。
“‘党史讲堂’课时比讲座短很多,一般为1小时,不超过1个半小时,内容精炼、有干货。”书院相关工作人员说。
学党史,首先要有途径学。该讲堂不论党员或群众身份,面向所有人免费开放。意向者关注“33号书院”微信公众号,即可从上面公布的开课信息,预约报名参加。
“为迎合大众时间,我们开讲时间一般定在周六上午或者工作日晚上,诚邀大家多来参与。”33号书院工作人员介绍,按计划,该讲堂“七一”前将举办12场,全年总计20场,目前已经开课3场,备受好评。
不限学时,不拘形式
“互动式教学”有趣亦有料
党史学习教育要达到学之有效、指导实践,就需要党史课程有血有肉、党史故事耐听耐读、党史人物鲜活生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被人们接受。
几张圆桌,围拢而坐,随时提问……“党史讲堂”摒弃“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模式,老师与学员既可以边喝咖啡边交流,也可以通过活动共同发声,场面轻松,氛围融洽。
“相约吧朋友,我们相约在灿烂的花季。相约吧朋友,我们相约在第一百个春天里。”4月7日傍晚,微课堂党史讲堂举办“诵诗词·颂党史”活动,专业老师以《诗词里的党史》为主题,与30名年轻干部一起品评诗文、合诵诗词,实现诗词灵动、史实厚重、诵读深情的有机融合。
“这次活动既让我学到了朗诵技巧,又让我通过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的方式学到了党史知识,受益匪浅。”一位年轻干部说。
“党史讲堂”形式灵活、内容生动、时间自由,其创造性地用“烹小鲜”理念,把党史理论大餐变成“一日三餐”,引发党员群众发自内心的共鸣和认同,进而引导着他们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不定讲师,不搞深奥
“互补式内容”易懂又管用
党史学习教育,学要注重系统性、理论性,教要注重通俗易懂、务求实效,这就对师资力量提出了很高要求。
“党史讲堂”以共享理念实现人员集聚、资源链接,邀请讲课经验丰富的市委党校、驻烟高校党史研究专家担任客座讲师,实现授课的专业性、针对性和通俗性。
“前两讲党史讲堂,我们分别邀请了烟台市委党校专家、烟台大学教授担任主讲。他们各有侧重,一个以人物事迹为主线,一个以道路选择为主线,讲的有广度、有深度,易懂、易接受。”党史讲堂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专家的不同授课方式,不同讲解内容,该党校前期筛选优质师资力量,建设“师资库”,积极邀请引进,力争通过不同讲师的互补式教学和活动,让参与其中的每位党员群众都能得到启发,引起思想共鸣。
“微课堂党史讲堂”设于书院二楼。在一楼,书院还配套上架400余册党史相关精品书籍,开设“党史百年阅读专柜”,供市民免费阅读,并开辟主题区,专题展览毛泽东阅读过的书籍,引导读者学伟人、立宏志。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展播“党史上的今天”、宣传海报和党史记录片、红色影视等,形成立体式、多样化传播矩阵,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面。
没有围墙的党校,没有门槛的书院,没有讲台的讲堂,这里以创新的理念、形式构筑出书香氤氲、轻松愉悦的党史学习教育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前往收获理论知识、汲取精神营养,让百年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