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苏州工业园区,万物勃发,城湖辉映。5月24日至27日,烟台开发区30名干部来到这里,进课堂、进企业、进展厅,边学习、边参观、边体悟,全方位聆听高质量发展好声音,近距离触摸开放创新之脉动。
“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园区精神,“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路径,“十年磨一剑”“一张蓝图绘到底”“客户体验、用户思维”的发展理念,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双轮驱动”“双向俱佳”的干部队伍,给学员们以深刻启迪。
找准坐标 蓄势进发
发展的部署紧锣密鼓,攻坚的号角嘹亮激昂。5月12日,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全市上下以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的实际行动,打好县域振兴攻坚战。
5月14日,开发区工委、管委召开“聚焦全面高质量高颜值、推动三年大攻坚大跨越”大会,动员全区上下瞄准建区四十周年,奋力推动全域整体发展实现新跨越。
使命在前,责任在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开发区迅速启动新一轮干部培训工作,以“对标一流、提标提质”为主题,通过“实训体悟”的形式,走进先进园区,学理念、明方向、促提升,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发展再攀高。
“苏州工业园区瞄准的是‘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一流自贸试验区’,我们要学习这种谋划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开发区工委主要领导对“提高标准、提升境界”提出明确要求。
何以选苏州工业园区为开发区对标、对表的标杆?先看一组数据:苏州工业园区1994年设立,面积仅有278平方公里,2020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3亿元,进出口总额94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家级开发区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
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速度,开发区同苏州工业园区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现实差距,市、区两次大会提出了对标国内一流园区的目标,我们定位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组织了此次‘实训体悟’。”开发区工委相关领导表示。
对标一流 立学立行
两地交流,一拍即合。今年4月11日至14日,开发区管委有关领导带队,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学习。正是这次“金鸡湖春之行”,叩响了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交流的大门,为学先进、取真经播下了“种子”。
实训体悟作为开发区一项全新的干部培养模式,转变了以往以授课为主的培养方式,探索“对标调研+课堂授课+现场观摩+对口交流+研讨体悟+成果转化”六维一体培养理念,将“学”“悟”“践”“行”全流程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学习成果转化。
“我们现在是否过于依赖现有基础?是否过于依赖重点项目?是否真正把握住了自贸区以及‘三区三园’建设的重大机遇?”开班式上,开发区工委相关领导直击痛点。面对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多年的“状元郎”——苏州工业园区,我们到底学什么?如何学?怎么见成效?
开发区工委党群工作部在全区13个部门单位开展了深度调研,搜集瓶颈问题41个,对标学习经验27条,征集意见建议17条,提前发给苏州工业园区供对口部门准备,提高了学习针对性。“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有哪些”“‘一网通办’服务如何实现”“园区如何高质量规划发展”等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直面现实。四天时间里,三次内部研讨,五堂专题授课,六次现场教学,八场面对面座谈交流……紧凑充实的实训安排,前沿务实的学习内容,让每名干部收获满满。
“我们要将学到的先进理念,积极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践行‘科技+金融’‘二次招商’理念,在融入和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参加实训体悟的干部们感受颇多。
科技先行 创新融合
2021年开年仅40天,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就有亘喜生物、贝康医疗等5家企业陆续在境内外上市,募资总额近50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上市企业达到49家,进入辅导期企业23家,在会排队审核企业8家。“锣声阵阵”的背后,是园区多年来在资本市场和创新产业的深耕和布局。
提及这5家企业的成功上市,绕不开管理千亿基金规模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元禾控股累计在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医疗健康企业124家,投资金额达17.66亿元,全面助力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发展。“我们培育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需要跟进5-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资本支持、科技引导作用下,很多上市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元禾控股工作人员说。
元禾控股仅仅是苏州工业园区致力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园区始终聚焦专业化科技招商,健全股权融资模式,完善多元资本投入,倾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生态链条,培育了一批具有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和未来产值大的创新型企业,引领园区科技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在科技赋能上的创新之举。
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要围绕“创新产业+科技+金融招商”新模式,精准对接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扩大高新技术项目招引、产业孵化和总部培育,增强区域内生动力。加大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实施投融资及贸易方面便利化举措,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资本+科技+产业”的协同放大作用。
一站服务 亲商便民
“之前申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需要15个工作日,现在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园区审批速度赞不绝口。
这只是苏州工业园区对标世界一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幕场景。园区聚力优化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架构,精心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线下一站式+线上E站式”方式,实现各类审批事项的集中式、一站式办理,高效推动“双创”各环节领域的改革创新,形成了适宜创新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2020年毕马威模拟排名评估显示,园区营商环境列全球第25位。
同时,依托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园区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累了内容丰富的空间专题数据,实现土地、规划、房产、市政等信息共享和应用。目前,园区地理信息库涵盖了规划建设、地下管线、城市管理等9大类850多个专业图层、36个专题服务,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发区当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加快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一站式服务和企业发展服务效率,助力企业发展、民生服务。同时,围绕信息化建设,依托紫光集团整合现有资源信息基础,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提供一体化、自动化的政企服务流程,打造城市智慧大脑。
画好蓝图 精心经营
学习考察中,很多受访者都有着同样的感触:虽然来园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越来越多,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但城市运行始终井然有序。园区规划展示馆内两张对比图或许可以解码这背后的秘密:1994年的规划蓝图和2019年建设实景图,历经25年发展巨变,原本构想的空间格局与实景竟相差无几!
管中窥豹,苏州工业园区科学的城市发展布局与超前的城市规划,带领园区跨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新高地。“为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园区创新性规划了两部分土地,即未明确今后土地用途的空地、未来可以改变土地性质的地块,给后来开发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反复‘翻烧饼’的弊端。”据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园区还提出“不浪费每一寸土地、发挥每一寸土地的效力”精细化管理理念。截至2020年底,苏州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0.4亿元,名列全国前列。
“园区按照工业32%、住宅22%、绿地14%、商务2.4%的用地比例进行布局,功能用地在整体上形成了巧妙的环形结构,内环是金融区及商业区,中环是居住区,外环是工业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采用带状组团式的开发模式,由西向东规划三个片区依次滚动开发,以工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促进商业繁荣,以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形成了城市、产业、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对标先进,开发区将适时开展详细规划修编和专项规划工作,持续做好重点片区、特色地段的规划设计,着力打造“蓝网+绿脉”相融合的生态环境体系、特色鲜明的滨海岸线空间。同时,全面梳理工业园区空闲土地,强化资源配置,完善配套服务,推动工业片区提档升级。
风起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当前,开发区正处于三年大攻坚大跨越关键时期,每一名干部都要争当干事创业的猛将、闯将、干将,在融入和服从中心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在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为实现建区四十周年“大变样”、建设烟台市现代化滨海新区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