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区上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实现“双战双赢”,经济总量稳中有升,高质量发展领跑全市。
一、综合
全区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03:59.3:40.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4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8万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
年末全区登记在册的企业法人累计44773户。其中,内资企业法人43524户,外资企业法人1249户。当年新办企业法人8938户,其中,新办内资企业法人8873户,新办外资企业法人65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02亿元;粮食总产量0.66万吨,比上年增长11.3%。不计农业休耕轮作面积,粮食种植面积0.62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85.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4694.0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98.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6.6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建筑业增加值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房屋施工面积1427.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1个建设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1个建设工程项目申报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房屋建筑工程),2018—2020年度共12个建设工程项目获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0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商品房施工面积7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2%;竣工面积76.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2.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
全年新批总投资超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7个,完成总投资542.6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超50亿元特大产业项目2个。111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1亿元。其中,4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8.7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44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全区批发业销售额26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4.9%;零售业销售额2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住宿业营业额4.42亿元,比上年下降20.3%;餐饮业营业额2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0.3%,书报杂志类增长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粮油、食品类增长32.3%。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472.1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进口总额1804.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出口总额1667.8亿元,比上年下降6.8%。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82亿美元。全年新设备案外资项目124个。其中,超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7个。
全年服务贸易总额49.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7.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12.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
七、服务业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交通运输业7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5.33亿元,比上年增长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年末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80.56公里。公共运营车辆362辆,年定运营线路37条,线路总长963.8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1685.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4.9%,平均每日运客量4.6万人次。
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803.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99.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4.8%;货邮吞吐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8.3%。
年末全区拥有旅游A级景区6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全区拥有旅行社9家。
八、财政和金融业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1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87.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税收收入中,增值税84亿元,比上年下降9.7%;企业所得税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个人所得税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城市维护建设税12.8亿元,比上年下降2.7%;房产税9.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印花税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契税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6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20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财产险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人寿险收入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8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9.5%。全年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数113个。全年专利授权数11567件,比上年增长52.9%。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47所,在校学生9.18万人,毕业生1.6万人。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5所,国际学校3所,普通中学9所,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1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共有幼儿园59所,比上年增加4所;在园幼儿2.3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人。
十、文化、体育、卫生和民族宗教
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 1个,博物馆2个,美术馆1个,文化站6个,影剧院16个。区、街两级图书馆共有1个总馆、9个分馆,全区藏书量158万册。全区共有体育健身设施9134个,健身场地面积185.64万平方米。
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19家。其中,综合医院7家,社区卫服务中心(卫生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37家,护理院6家。卫生技术人员408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28人,注册护士170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50人。全区共有医疗床位3533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8.7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全年出生人口4108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2362人,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54元,比上年增长4.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165元,比上年下降0.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9748人,净增缴费人数29584人。
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0.07%。全区拥有养老机构9家,年末机构养老床位数3759张,在院人数1712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8户、275人,全年社会困难户临时救助、特困救助、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9839人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8000套,基本建成5500套。
全年累计抽检监测各类食品4576批次,每千人抽检率达8.02批次,食品监测合格率98.27%。
年末有宗教活动场所16处,教职人员31名(不含散居道士)。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出让用地189.05公顷,比上年下降3.9%。其中,工业用地81.07公顷,比上年下降29.2%;经营性用地107.98公顷,比上年增长31.8%。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31.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业用电量107.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0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
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82.2%。4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100%,连续三年优Ⅲ比例保持在75%。9条河道综合整治断面达标率88.9%,优Ⅲ比例77.8%。
年末全区绿化面积4948.43万平方米,年内新增绿化面积79.6万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8.55%。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1起,死亡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31人/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