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提质增效 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0-04-23 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
55
核心提示:在深入实施“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广东省工 业园区不断提质增效,取

在深入实施“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广东省工 业园区不断提质增效,取得新的发展成效,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前进。

微信图片_20200423112253.jpg

图片来源: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

整体发展态势稳中上升

截至 2019 年底,广东省共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 150 个,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总规划面积约 1000 平方公 里,其中,132 个园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 年版),数量居全国第 6 位。全省 150 个工业园区分布在 21 个市的 110 个县(市、区),88.7% 的县区 都已经设立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园区已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广东省工业经济发展的 主战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园区高质量发展需求进一步迫切。从经济总量看,园区工业是全 省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园区用地面积占全省工业用地面积的 26.3%;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约 1.8 万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 36%;2018 年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 5.7 万亿元,占全 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41.3%;实现全口径税收 5938 亿元,占全 省 税 收 的 61%。21 个 地 级 以 上 市 中,8 个市的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超 过 50%。工业园区进出口总额约 2 万亿元,占全省的 28%。目前,全省共有千亿园区 19 个,百亿园区超过 60 个。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 9 市共有 61 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 25 个),占全省园区总数的 40.7%,工业园区县域覆盖率为80%;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 7 市共有 50 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5 个),占全省园区总数的 33.3%, 工业园区县域覆盖率为 97.3%;北部生态发展区 5 市共有 39 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 2 个),占全省园区总数的 26%,工业园区县域覆盖率为 91.9%。

特别是对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而言,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和一以贯之的打基础、优载体、强项目,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步入由规模扩张向精耕细作转变的新征程。

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工作进一步深化。目前,全省共形成 8 个市级共建园和 43 个县区(镇)共建园,近三年来,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对口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共有 761 个超亿元工业项目落地,提前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推动 480 个超亿元项目落户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任务。2019年 1-10 月,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项目 663 个,总投资达 1657 亿元,其中, 投资额超亿元工业项目 364 个,超 10 亿元工业项目 40 个;新投产项目 426 个, 实际完成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 134 个。汕头上海电气风电、阳江明阳新能源风机装备整机制造、宏旺高品质不锈钢冷轧板加工等重大项目实现投产。

充分依托珠三角地区在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粤东粤西粤北许多园区的企业结构由本土企业为主转向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形势下,许多园区注重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广州、深圳产业外溢机遇,将高端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延伸、企业转移,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大湾区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园区招商选资的重点着力方向。

园区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从创新发展看,园区是创新要素的重要集聚地。目前,全省工业园区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1 万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 23%;全省219 家新型研发机构超过一半在工业园区。全省国家高新区累计培育瞪羚企业 346 家,居全国第二;拥有国家“千人计划”超过 350 人、“珠江人才计划”团队超过 60 个,建有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深圳鹏城实验室、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省实验室,集中布局了深圳国家基因库、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从产业发展看,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的沃土。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发展,为全省重点培育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了扎实基础。比如,电子信息方面,全省共有 52 个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广州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园区引进落户了华为、富士康、华星光电等重大项目,带动形成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汽车制造方面,全省共有 15 个园区布局汽车制造产业,包括广州开发区、花都经开区、番禺经开区、南沙经开区、佛山高新区等整车制造工业园区和广梅园、广清园、鹤山工业园等汽车零部件园区;智能家电方面,佛山高新区、顺德高新区、中山火炬开发区、珠海经开区等是全省智能家电最为集中的区域,培育了格力、美的、格兰仕等龙头企业;绿色石化方面,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揭阳大南海工业园等沿海经济带 16 个园区布局石化产业,

引进巴斯夫炼化一体化、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重大石化项目;机器人制造方面,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着力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佛山高新区获批创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园区作为战略抓手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地区以园区作为实现当地更高层次跨越发展的引领区和试验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大部分的市、县将园区作为当地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抓手,园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园区工业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比重总体超过 30%,园区正成为当地工业增长的主要引擎和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已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

与此同时,园区更成为当地融入更大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和重大发展规划中的关键节点。比如,丰顺县积极对接汕潮揭一体化发展,建设梅州“南大门”,打造潮汕“后花园”和梅州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之星,海珠 ( 丰顺 ) 产业转移工业园 建设是其中重要着力点;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担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的载体职能。

提质增效亟须解决制约难题

作为推进广东省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工业园区在战略机遇、建设成效、人员能力、奋斗精神、

当地重视等方面,均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矛盾问题将更加明显和尖锐,亟须破除与解决。

配套设施“短板”有待补齐。 全省工业园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建设不足,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承载能力不足。比如,部分园区尽管已完成主干道路建设,但支线道路尚未全面建成;超过 30 个园区(片区)尚未建成独立污水处理厂,仍需依托所在地进行污水集中处理;园区生活配套滞后,许多园区公共交通设施不便利、中小学教育资源不充足、医疗服务机构不配套、商业设施短缺,直接影响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中企业对基础设施满意度较高的仅有 25 个、对生活配套服务满意度较高的仅有 8 个。

园区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园区主导产业不鲜明,产业质量水平不高。全省 150 个工业园区中,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 50% 的园区仅有三分之一,主导产业产值超过 100 亿元的园区仅有 37 个。园区产业规划不聚焦,许多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在 3 个以上。工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仍然不强,园区工业占

全省工业的比重为 41.3%,明显低于上海(80%)、浙江(64%)、江苏(58%)等东部沿海省(市),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园区工业平均占比仅为 30%。 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 9.67万元 / 人,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四成。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有待破除。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大多属于事业单 位,事业单位的属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园区管理干部的个人发展,相关待遇也 难以得到较好呈现,挫伤了一大批园区干事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园区的管理权限也不充分,客观造成园区项目建设流程不畅通和低效状况,从而对园区工作的开展形成较大阻滞。另外,省产业转移集聚地则由于有别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身份,相关机构如管委会等无法成立,导致管理混乱、无序和无力,直接影响到园区相关工作的推进。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粗放利用与用地紧张并存、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全省工业园区平均投资强度为 44.74 亿元 / 平方公里,较浙江省(54 亿元 / 平方公里)少近 10 亿元 / 平方公里。其中,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平均投资强度仅为 29.15 亿元 / 平方公里,个别园区投资强度不足 5 亿元 / 平方公里。土地闲置情况较突出,据初步调查,仅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闲置土地就达 6000 亩。部分园区用地紧张,珠三角核心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核准面积 512 平方公里,实际已开发面积达 850 平方公里,总体处于超范围开发状态。其中,深圳高新区核准面积 11.5 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 74.06 平方公里,超出核准面积 5.4 倍。

精心谋划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园区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更大发展。特别是全省工业园区,应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

强化规划引导。立足“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要依托区位优势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促进港、园、城融合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北部生态发展区要着力引导工业入园、集中治理、集聚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腾出更大空间。切实转变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提质、企业增效,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产业共建,主动接受珠三角辐射带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对于具体方向而言,示范园应向综合性园区方向发展、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要向专业园区发展,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强化监督管理。科学研究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园区高质量发展开展相关评价,以此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导向。严格实施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园区规划建设、整合优化、管理体制、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对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在项目产业政策、环境评价、用地标准等方面制定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引导和组织各类园区整合、兼并、调整或撤销、退出,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布局进行优化,考虑将省产业转移集聚地转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或归并到更好的园区。加强工业园区用地监管特别是对闲置用地的监管,确保园区可持续性发展。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对工业园区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园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有条件的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发展、参与竞争。

强化政策牵引。研究制订新一轮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扶持政策,持续增强园区政策效能。对以往相应的专项资金、专项用地指标等政策要全力保持。对于长期以来获得省财政支持较少、建设发展进度偏慢的园区特别是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给予补偿,设立相应的政策扶助,帮助园区加快追赶步伐。继续实施直接面向园区的分类资金扶助计划,促进园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完善。对新获批国家级园区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达到专业化园区标准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给予倾斜支持,以鼓励和推动示范园申报国家级园区、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专业园区。对符合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方向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达到相关要求的园区给予专项资金、专项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扶持。同时,要对现行园区政策进行梳理,对落地比较困难、园区企业反映比较大的政策及时调整完善。

强化提升建设。明确每个园区的主导产业,突出高端产业打造,注重以龙头大项目引领、带动发展,避免散、乱、小的产业集聚,注意园区产业之间的错位发展。注重优化和整合土地资源,盘活闲置用地,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用地定额标准等控制性指标,优先保障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用地,切实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多措并举解决园区建设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推动园区通用厂房建设,制定实施计划,编制时间进度表,高起点、高标准有序推动园区通用厂房(科技孵化器)建设和盘活改造,不断提升园区土地和通用厂房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提高园区相关配套建设水平,完善园区员工宿舍、商场、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文化场所、公交等配套设施,推动光纤宽带、4G 网络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基地全覆盖。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围绕园区产业集群,整合要素资源,建设

检验检测、研究开发、投资咨询、企业孵化、营销策划、信息网络、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物流仓升园区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管理机制,减少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探索适应当地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因地制宜采用科学模式,如政府派出机构、园镇合一、“一区多园” 等。积极推进园区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和优化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园区的开发建设与规范管理应保持同步,将园区和工业经济发展与干部提拔任用直接挂钩,在待遇、工资、晋升方面实行园区干部优先、优惠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帮扶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一企一策”、一抓到底,积极主动、灵活机动地为项目和企业做好服务,特别是在企业落户、开工建设、生产运营阶段,理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借鉴重庆曙光园区企业化经营、 “保姆式”服务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园区“筑巢引凤”的功能和平台公司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