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驻企服务员在“三服务”走访中了解到,从前期的停工停产,到劳动力短缺复工受限,再到受全球疫情影响大量减产,疫情危机给企业的经营生产和人力需求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对此,开发区联合余杭区级多部门,为企业打开“智能制造”大门,助力企业闯关突围。
图片来源:余杭开发区
一是聚力企业动能提质增效。针对企业想转型但“无门道”“无经验”“无人才”的“三无”问题,开发区驻企服务员会同区级部门专家组,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为有数字化改造需求的企业做“诊断”、育“人才”。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实行首席数据官制度,由企业高层担任,通过首席数据官牵头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打造首席数据官龙头、骨干、小微企业三联盟,目前开发区数字化版图已从5.3平方公里的零星企业扩展到全域76.9平方公里。二是聚力基础设施迭代优化。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换挡提速,也暴露出了开发区原有设施性能不足以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固定、移动、固移融合等各类高质量互联需求的问题。对此,开发区全面加快区域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规划新建512个移动通信基站,实现区域内千兆光纤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内外网覆盖率100%。积极依托阿里云平台,搭建并完善云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将信息架构从传统的IT基础设施迁移到云上。目前累计上云企业已达800余家,培育上云标杆企业20家。通过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西奥电梯、联运环境成为浙江省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三是聚力智能制造加速升级。以区内老板、春风、西奥等“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龙头为引领,形成新一批智能化工厂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点排摸2019年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企业,由点及面、分类攻关,动员大中型企业加强和工信部服务型研究院等对接,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小微企业开展和阿里云等合作,加快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渗透。
通过驻企服务员“点对点”精准帮扶,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生产线技术化改造,打造了国内领先的5G智能化生产线,一条生产线仅需5个人操作。公司被列入首批复工企业后,很快实现了全线产能,仅用1周左右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因疫情延期开工积压了20余天的订单。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成功获得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等各类省级及以上试点、示范项目认定83项;贝达、普利、迅犀、老板、运达等13个项目进入杭州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重点攻关项目;66个项目入选杭州市工厂物联网项目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