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济南: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引领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11-12 闪电新闻
49
核心提示:近日,济南市在各大媒体发布招聘公告,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招聘125位优秀专业人才,吸引了全国4200多人报

近日,济南市在各大媒体发布招聘公告,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招聘125位优秀专业人才,吸引了全国4200多人报名,其中5个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有60人应聘,专门为开发区面向全国大规模公开招聘这在济南尚属首次。

360截图20201112132204078.jpg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而这正是济南按下开发区“改革快进键”的生动一幕。“这次改革重点就是要打破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奖惩激励等机制性障碍,围绕‘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探索建立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通过改革,给全市干部队伍来一个思想上的‘冲击波’。”济南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志勇谈到,“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将建立完善加强省级以上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对开发区班子单独管理、重点配备,持续加大开发区干部‘选育管用’力度,确保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干事创业的‘沃土’、优秀干部的‘摇篮’、出新出彩的‘舞台’、人人‘向往之地’。”

人事改革如火如荼,济南开发区创新改革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

其实,早在2019年,山东省通过《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济南市便闻令而动,选择莱芜高新区、槐荫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区、济北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改革后的四个开发区轻装上阵,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今年,济南市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动全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8月2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大会”,对全市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提出要强力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领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省委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五个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举措。”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军在谈到开发区改革时表示“我们加快落实开发区改革创新举措,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切实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为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承接项目、集聚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主力军,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聚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如今,一场以创新为特色的改革正在泉城各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展开。

创新体制机制 开发区改革“进行时”

端走“铁饭碗”,打破“大锅饭”!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是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一经动员济南各开发区迅速行动。其中,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人员竞聘工作。10月中旬,经过竞聘最终有20人走上开发区中层及以下岗位,有12人从下级职位脱颖而出,管委会中层及以下人员平均年龄由45岁下降到39岁,全部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体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用人导向。

而人事改革仅是济南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截至10月底,济南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已基本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创新园区建设发展模式,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济南开发区正悄然发生变化。

管理体制更加精简高效。明确开发区“职能目录”,分类制定“权责清单”,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到地方政府承担,开发运营职能交由市场承担,开发区轻装上阵,把精力聚焦到抓经济、谋发展上。秉持“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原则,整合归并现有工作机构,全市开发区的内设机构数量从109 个压缩到64个,压减比例达42%,管理体制更加高效。进一步提高招商服务人员比例增加26.3%,招商部门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招商和服务,不断创优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保姆式优质服务。

说起开发区服务,山东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建新打开了话匣,“尤其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人流物流受阻的情况下,济北开发区积极帮助我们协调千里之外的原材料供应地,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保障我们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对我们公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开发区又及时协调济阳区政府,参照外地的惠企做法,在税收贡献和鲜奶收购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切实减轻我们经营运行的负担……”正是济北开发区真诚的付出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他们坚定了在济阳扩大投资的信心,旺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落户在了山东总厂。

运营机制更加灵活实用。济南积极推动开发区实行“管委会+”管理体制,做大做强平台公司,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增强公司运营能力,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全市开发区布局,将莱芜3个开发区进行整合,组建新的莱芜高新区,进一步提振“南翼”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培植、吸引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参与“区中园”、“园中园”建设管理,探索市场化合作共建新路子,进一步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效率,极大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比如,对功能单一、主导产业突出的钢城经济开发区,探索实行了企业运营管理开发区试点,由山钢股份和钢城区共建开发区。近期,还将以山钢股份、莱钢集团、开发区为发起人,组建园区发展投资运营公司,强化企地合作共建,实现市场化管理运营。

干部队伍活力显著增强。在全市范围内选优配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开发区班子成员总交流比例达到74%,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5岁,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增加一倍,班子中熟悉经济管理、资本运作、招商引资、发展规划等领域的专业型干部数量大幅提升,整体功能进一步优化。拿出15%左右的员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猎聘优秀专业人才,真正为开发区注入“新鲜血液”。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业人才,报名人员层次之高、来源之广、竞争之激烈超乎预期。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4%,来自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的占17.5%,其中不乏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北上广深等省外发达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岗位平均竞争比例34:1,最大竞争比例达294:1。”建立刚性淘汰机制,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未完成聘期工作目标、在竞聘中落聘的人员,通过转岗、待岗、降岗、解聘等方式,每年按3%-5%的比例进行刚性淘汰。深化开发区薪酬制度改革,坚持优绩优酬,强化薪酬激励,对特聘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可实行特岗特薪,必要时可“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开发区人员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增强。

刚刚竞聘成功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综合部副部长的王景鹏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我们的发展空间更大了,干事劲头更足了。”他表示,将以此次改革为起点,奋力拼搏,做好工作,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更加突出。济南市把开发区单独归为一个考核单元,制定不同于区县、市直部门的差异化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开发区人员的薪酬总额直接挂钩。各个开发区自主制定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针对不同岗位实行差异化考核,打破“大锅饭”的思想障碍,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改革没有完成时。济南市以抓改革促进开发区发展,创新顶层设计,创新服务举措,在开发区积极实践市场化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平台公司,激发活力动力,全力引进高端制造项目,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创新顶层设计 为开发区“量体裁衣”

大海行船需要锚定航向,开发区改革发展更需要长远规划。曾经,济南市各开发区因缺乏整体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存在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区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为此,济南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对全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制定市级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统一布局,每个开发区分别确定2-3个主导特色产业,设定3-5年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年度任务,并制定了包括产业招商及产业配套的产业发展举措及路径。

经过一番“量体裁衣”,开发区主导产业浮出水面。按照济南市“十大产业”发展要求,开发区产业定位主要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进行统筹设计,其中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汽车交通装备(总装)、复合新材料及智能机械装备;济南综合保税区主导产业定位为航空服务、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及研发检测销售服务;槐荫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半导体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增材制造、智能家电)及商贸物流;临港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及现代物流;新材料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前沿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济南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装备(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装备及商贸物流;钢城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精品钢及深加工、汽车交通装备(零部件)及粉末新材料;济北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食品饮料、生命科技及高端机械制造;平阴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高端机械制造、绿色保健食品、无机材料加工制造;商河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创新医药及节能环保装备。

明晰的定位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塔,让各开发区招商引资有针对,干事创业有方向,成效十足。

比如,济北经济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渐突显。智能制造、大数据、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四新”产业不断壮大,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和传统产业持续升级的良好互动格局。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生产产业,以长保新能源汽车为龙头,不断整合上下游企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将机器人产业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引进了德晟机器人、科亚电子等10余家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园区内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不断打造黄河北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通过全市产业统筹定位,济南各开发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了恶性竞争,正加速形成产业集聚区。今年,每个开发区的品牌更加鲜亮了。

创新服务举措 开发区成了企业“娘家人”

从来没有哪个春天,像庚子之春这样让人如此震撼、如此难忘。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夺回”时间,“抢出”春光。在春节期间,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利用网络发出《济南温情相约中外客商:防疫,我们严阵以待;招商,我们热情不减》招商邀请信,要求全市投促系统和各开发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服务举措,助力复工复产。复工伊始,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成为企业复工复产“卡脖子”的难题。济南市投促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一周时间首批解决的222405只口罩调配到各外资企业。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军一行走访一线,“一企一策”、“精准破解”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帮扶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在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带动下,各开发区也行动起来,积极破解难题,联防联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济北经济开发区实行“企业包联”制度,开发区干部是企业发展服务生,下沉企业、为企业实地服务成为工作常态;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班子成员包产业、干部驻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实行“一企一策”;商河经济开发区制定企业复工流程明白纸,列明注意事项“清单”,对复工企业指导落实防疫措施,保障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新材料产业园区针对企业员工进出租住地不方便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让多名员工顺利复工……3月8日,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不少开发区创新服务举措,“出奇制胜”的绝招更是成了宝贵的经验。

疫情期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线上招商与线下洽谈相结合,依托商务部网上投洽会,开设明水经开区“明星馆”,参加“选择济南,共赢未来”云招商章丘专场推介会,成立特色园区联盟,对接腾讯公司山东总部等行业龙头,集聚高端优质项目。全年对接项目30余个,完成签约21个,落地项目15个,总投资82.7亿元。

济南高新区则聚焦打造一流人才服务生态,在疫情期间落地全省首个“人才贷”。4月以来,“人才贷”服务窗口批复总额度超过7000万元,助力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

贴心的服务让开发区企业、人才渡过了复工复产的难关,而各开发区打磨营商环境并未止步。

2020年上半年,在遭遇疫情冲击的不利形势下,济南综合保税区逆势而上,1-9月份,实现一线进出口总额91.1亿元,同比增长554.4%,居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56位,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额第5位、增幅第1位。其中,进口65.8亿元,同比增长653.6%;出口25.3亿元,同比增值387.4%,实现了华丽“逆袭”。好成绩的取得与优质服务密不可分。过去一年,综保区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下真功夫落实“国务院综保区21条”,除汽车保税存储业务暂时不具备实施条件外,其余20项举措在济南综合保税区都已具备实施条件,不少政策已经落地见效,对全市外贸进出口的拉动作用、辐射带动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除了综合保税区,位于长清的济南经济开发区也在积极寻求服务突破。他们成立一支专业审批团队,本着“服务零距离”工作理念,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专业审批服务,被企业亲切地称为“项目管家”。速度快,效率高,是“项目管家”服务企业的第一信条。为了加快项目落地投产,他们在实践中创新出“六即速度”,即:拿地即开工、一窗即受理、一人即办结、一网即通办、吹哨即报到、建成即使用。截至2020年6月,项目管家为76个项目发放了施工许可证,全流程办结时限平均缩短80%以上,让服务成为该开发区的“金字招牌”,更让开发区成为了企业的“娘家人”。

今年,7月10日上午,山东省标识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举行了开工暨签约仪式。该项目占地面积44.6亩,总投资4亿元,11家优质企业现场签约。而这一项目也刷新了济南众多第一,第一个“带方案出让土地”、第一个“四证齐发”、第一个“拿地即开工”项目,该项目利用半年的时间,为全市带设计方案招拍挂土地流程先行先试,积累宝贵经验,真正为企业解决了办证难、拿证慢的问题,减轻了企业各项成本,刷新了济南项目开工建设的新速度。

“起初我们也担心缴清土地出让金后,不能及时办理建设手续,无法正常开工。但园区管委会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项目管家’帮办服务的承诺和保障下,项目不仅顺利的开工,还成了全市第一个‘四证齐发’的建设项目,真是没想到!”项目投资方山东旭天标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波由衷感慨道。

如今,“四证齐发”“五证齐发”早已在济南各开发区推广开来。济南各开发区用细致入微服务让入驻企业和人才感受到“娘家人”般的贴心。“秉天时,势头正劲;得地利,物华天宝;应人和,共襄盛举。“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人才、资金、平台”兼有。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机遇期和黄金期的济南,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海内外广大客商,投资济南,共赢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