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常态下脱贫攻坚面临的新挑战及建议对策

   2019-05-14 江苏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 朱洪萍
78
核心提示:自党中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在减贫、脱贫工作方面取得瞩目成就。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

自党中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在减贫、脱贫工作方面取得瞩目成就。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0%。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易脱贫群体已经基本脱贫,新常态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原有贫困户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即将到来的“新贫困群体”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来:一是经济放缓下的劳动力溢出。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加强,对以资源性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的部分区域经济造成一定冲击,部分溢出的制造业劳动力可能存在返贫压力;二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劳动力挤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仍处在上升通道,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涨,玉米、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产品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增收乏力,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正从增产导向到竞争力导向转型,农业生产面临结构性调整,极易导致部分被挤出的农业劳动力的返贫。

为此,建议:

1、大力提供就业培训,架构就业创业平台。一是强化职业技术培训。针对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失业群体,加大对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突出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的训练。同时创新培训方式,在授课的同时,提供失业人员实践的场所,使得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劳动技术和经营本领,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二是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机构在再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劳动者和社区基层五位一体的再就业安置机制。多渠道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在社区内实现稳定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壮大街居经济,吸纳城镇失业人员。三是拓展新经济渠道。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股份制、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广泛吸纳失业人员,建立长期用工信息库,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扩大异地就业规模,增强劳务输出机构市场的开拓能力, 大力发展劳动力输出,建立劳务输出的激励机制。

2、加强农村发展改革,培育新兴发展动能。一是给予粮产政策补贴。对收购期间价格下降严重小麦和玉米生产值提供直接的生产者补贴,确保农户基本实现单位面积的种植收益水平,恢复农业主产区的社会总需求的基本稳定。二是支持农村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农村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农村地区劳动就业就地转移,在不大量侵占基本保护农田基础上允许发展加工制造业及农村生产与生活服务业,推动农村地区二、三产业集聚。三是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口密集地区的铁路、国道、省道等公路交通网络、电力网路、电信和互联网的建设,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社会总需求增长和吸纳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同时为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外部环境。四是加大农产品开发利用。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带来的农民收入下降,大力支持农产品的主副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提升农村地区的收入增长和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同时大力减少流通运输的中的损失浪费,增加农产品安全保障和供应能力。五是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加大农业服务商投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收购、处理、加工、食品制造,使之成为大规模的农业服务商;加大金融扶持,金融机构不仅在农产品的收购环节同时对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等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加大互联网建设,以互联网金融、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打通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全面提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3、大力提供能力扶贫,提供创业发展机会。一是夯实科学扶贫。加强农村扶贫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结合高校、党校、技能培训机构等对扶贫队伍进行培训,迅速提高现有扶贫队伍的专业技能,着重扶贫实操方面的培训;通过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同时完善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服务支撑。二是倡导参与式扶贫。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积极倡导参与式扶贫,通过提升生产技术、资金管理、适应市场等能力,从而实现“授之以渔”。政府层面通过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农户提供发展机会,共享改革红利。三是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发展绿色产业,扶持发展碳汇、新能源、环保、生态旅游、特色种养及加工、养老健康等绿色产业集群,把农村“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让贫困区域农户成为生态产品的供给者;推动股权经济,让自然资产、国家投入等变成农民股权,让农民的资产收益参与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区域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贫困区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三产融合促进传统种养产业升级,把更多二、三产业产值留在农村,从而通过产业发展形成益贫性增长机制,稳定农民收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