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通信业70年:用中国智慧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

   2019-09-25 ​中国产经新闻报
52
核心提示:新中国通信业发展始终紧跟国际步伐。从最早使用电报、电话到紧随移动通信浪潮,再到突破3G、同步4G、超越5G

新中国通信业发展始终紧跟国际步伐。从最早使用电报、电话到紧随移动通信浪潮,再到突破3G、同步4G、超越5G,实现了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抢占了科技创新“制高点”。

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已达到15.7亿户,普及率接近84%;随着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落地,新增用户规模创10年新高。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在5G直接贡献方面,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

毫无疑问,中国5G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在技术上引领全球。

追随国际步伐

通信是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注重即时通信。

在历史上,中国的通信业处于绝对落后状态。但从2G开始,中国开始奋起直追,并走过了3G突破、4G同步阶段。如今,中国5G技术已领先全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1月1日,邮电部成立。1956年,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1958年,北京电报大楼顺利建成;1959年,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成为推动落后于世界的新中国通信业积极追赶世界通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1979年1月6日,邓小平在谈经济工作时指出:投资的重点,要用在电、煤、交通、电信、建材上来;1979年4月1日,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通信业发展步伐——有人把这次会议比作中国邮电系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中国通信事业发展逐年加快。1980年,中国邮电系统由历年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1982年,中国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春晚,主持人在晚会现场宣读各地发来的祝贺电报。这表明,中国通信业至此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各地。

从1984年起,中国通信业发展速度连续多年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人们已经从发电报、收电报的时代过渡到打电话、接电话的时代。一直到2001年8月1日,随着中国电信运营的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的取消,标志着电报业务从此淡出公众视野。

这是因为,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该技术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标志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此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逐渐在各国建立起来。与美国和英国的移动通信系统(1G)遍布全球相比,中国在1G的开通商用上晚了近10年时间。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就是那个像板砖一样的移动终端“大哥大”形象。据统计,1G在中国应用了14年之久,用户数最高曾达到了660万。

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GSM为主,IS-95、CDMA为辅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开始投入使用。2G手机除了可提供“全球通”话音业务外,还可以提供低速的数据业务,也就是收发短消息之类。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在中国发展迅速,用户规模急速攀升。10年后,中国的2G用户达到近2.8亿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经营网络。

此后,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通信业进入了3G时代。

敲开世界大门

1998年1月,决定中国通信业命运的3G候选技术策略的“香山会议”召开。会议坚决支持中国企业向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提交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3G)的中国标准TD-SCDMA。这在中国通信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TD-SCDMA是英文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是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批准的3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中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TD-SCDMA的发展过程始于1998年初,在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由原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大唐公司)组织队伍在SCDMA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中国TD-SCDMA建议草案。该标准草案以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时分双工为主要特点,于ITU征集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候选方案,于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

在1999年11月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和2000年5月伊斯坦布尔的ITU-R全会上,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

1999年12月,在法国尼斯的3GPP会议上,中国的提案被3GPPTSGRAN(无线接入网)全会所接受,正式确定将TD-SCDMA纳入到Release2000(后拆分为R4和R5)的工作计划中,并将TD-SCDMA简称为LCRTDD(LowCodeRate,即低码片速率TDD方案)。

2000年5月5日,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全会上,中国提出的TD-SCDMA系统获通过,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移动通信标准的垄断,成为全球3G时代的三大标准之一。这是中国通信技术赶超的关键性事件,3G让中国通信业敲开了世界的大门。

2001年3月,在棕榈泉的RAN全会上,包含TD-SCDMA标准在内的3GPPR4版本规范的正式发布,标志着TD-SCDMA在3GPP中的融合工作达到了第一个目标。

2005年,第一个TD-SCDMA试验网依托重庆邮电大学无线通信研究所,在重庆进行第一次实际入网实验;2006年,罗马尼亚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2007年,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韩国SK电讯在首都首尔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同年,欧洲第二大电信运营商法国电信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2007年10月,日本电信运营商IPMobile原本计划建设并运营TD-SCDMA网络,但该公司最终受限于资金困境而破产。

2008年1月至4月,中国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秦皇岛和保定等10个城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保定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原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青岛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

2008年9月12日,中国移动在网站上公布《中国移动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二期工程无线网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正式启动国产3G标准TD-SCDMA的二期招标工作。根据安排,这次招标将覆盖28个城市。这意味着,更多中国居民成为体验国产3G服务的用户。

根据野村证券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TD-SCDMA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880亿元。加上中国移动投入的终端补贴、营销资源,保守估计投入远远超过2000亿元。

至此,TD-SCDMA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已在国际上被广大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所认可和接受,形成了真正的国际标准。

进入2012年,4G已在多国开始酝酿。这一阶段,我国成为全球4G发展的发动机。

2013年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很快,4G商用实现了遍地开花,尤其是中国移动在4G时代能保持领先。中国移动建有4G基站206万个,依托这些基站,可以直接开发5G设备。

来自三大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7亿户,普及率接近84%。尤其是随着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落地,新增用户规模创10年新高。

引领全球潮流

从2016年开始,美、日、韩、欧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布局和部署5G商用网络。同时,各国的主流运营商纷纷推出自己的5G规模商用时间表。

在这一轮竞争中,中国不但没有落后,反而成功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早在2013年2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动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统一组织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全面推进5G研发、国际合作和融合创新发展。为此,中国准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5G网络技术的研发。此举,被视为中国推进5G的一个标志性起点。

2016年1月7日,工信部在北京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会。引领中国通信业的运营、系统、芯片、终端、互联网企业以及高校等单位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部署,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IMT-2020(5G)推进组负责实施。其主要目标是支撑5G国际标准研制,促进全球5G技术标准形成,推动5G研发及产业发展。

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此后,工信部出台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期末,5G启动商用服务”。

2018年6月27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亮出了时间表:计划到2020年,实现5G网络正式商用。中国大唐公司发布了《5G业务应用白皮书》,分别从四大维度展开,阐述大唐对5G业务价值和商业模式的理解,打造5G业务落地的示范效应,为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指明发展方向。

2018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随后,工信部许可三大运营商开展5G系统试验,国内相关企业也迅速抓住这个商机。

2018年12月,三大运营商发布公告称,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规划,中国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5G网络预商用,到2020年实现5G网络正式商用。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表示,将在2019年上半年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当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2018年被称为“5G启动元年”,2019年被称为“5G发展元年”。5G成为高科技领域备受瞩目的风口,其人才增长势头也颇为迅猛。猎聘大数据显示,2018年5G领域企业人才需求同比2017年增长57.62%,市场行情较为乐观。

5G带来技术革命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5G连接数量将达14亿个,未来15年间,5G将为全球经济增加2.2万亿美元产值。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5G将带动中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总产出10.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3.6万亿元、就业机会1150万个。

2019年6月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中国5G商用大幕正式拉开。预示着2019年我国5G商用开启。这在全球通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首批5G牌照发放之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5G正式进入商用环节,所有技术和产业的准备已经到了开始落地的时候,允许各项业务进一步开放。”

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柏斯维表示:“我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预示着2019年我国5G商用开启。这在全球通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5G开始,中国无论是从专利、标准、话语权和商用上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有关专家认为,2019年,5G已然成为全球通信业最关注的热点。5G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网络发展走到了终点站,5G技术只是为未来网络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为网络融合增添新的支撑。未来网络之路将永无尽头。未来网络是虚拟化、弹性化、人本化的网络,其演进路径将对未来通信模式带来深刻影响。未来通信必然是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本质、以安全为导向、以伦理为基础,面向网络治理、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的通信体系。创新连接方式是通信业永恒的主题,但是连接并非通信业的终极目标,而只是最初目标,其最终目标是以智慧通信的方式为所有用户提供智能化、定制化、泛在化的信息通信服务。

可以说,通信业的发展之路是中国科技抢占世界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